整机> 笔记本电脑> 行业

匠心造就情怀 我与ThinkPad的十年故事

PChome | 编辑:潘玮哲
原创
2016-05-25 16:59:00

【PChome概述】很多人笑ThinkPad一台笔记本可以用3-5年,消费者不换代如何销售新品呢?这些人其实就是文首所说的6-12个月打磨产品的“工匠们”,他们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错误的认为推动消费者升级的是产品噱头而不是消费者向追求更好的体验。多数消费者对品质追求的习惯已经养成,越来越多

日本匠人精神在IT时代如何诠释

当一个词语被用于营销后,这个词真正的意境似乎就成为了云烟。“工匠”如此、“情怀”亦是如此。如同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发布产品的时候振臂高呼,这是一款六个月甚至一年时间打磨出来的产品,饱含了设计师和CEO的情怀,是不折不扣的工匠之作。

工匠与情怀这两个词恰好对应了制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具备某一个领域技能并用于生产的人可以称其为工人,这位工人在这一岗位坚持不懈并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便可以称其为工匠,倘若这位工匠将手艺形成自己的派系便可称其为巨匠。而情怀则是顾客对于这位匠人手艺的信赖和坚持。

那么由工人到工匠再到大师这条路需要走多久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具体的回答,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六个月甚至一年是远远不够的。

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让笔者有幸自接触到一个叫中里的职人家族。这个家族的13代人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制作唐津烧。唐津是日本关西地区的人对于陶器的叫法,唐指的是中国,而津指的则是港口,这与欧洲人将瓷器称之为China一样,其中蕴含了对于文明古国的敬畏与崇拜。

唐津烧(图片来源网络)

现如今陶瓷已经非常普遍,在超市中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陶瓷做的碗盘,然而中里家族做的杯子价值上万元。当我亲手抚摸略带粗糙的唐津烧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迫使我的掌心摩擦着这件杯子的每一个弧线。我想,它高昂的价格或许就是13代匠人传承下来的人生价值观吧。

像中里这样的匠人家族在日本还有很多,像我们比较熟知的寿司之神、木艺之神等,这些人或家族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考验,将一件看似枯燥的手艺不断精益求精,最终打磨出高于器物价值的情怀之物。今天,笔者要讲的故事是IT行业的工匠与情怀,ThinkPad和它的家——大和实验室。

你一定听说过ThinkPad的传说

·你可以没有一台ThinkPad,但你肯定听过Think的传说。

笔记本是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不论你身处哪一个行业,只要有移动办公的需求,笔记本就是必不可少的“器物”。自1992年,ThinkPad推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00c至今,很难有另一个品牌取代Think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它就像贵金属铂金一样,无需多言即可自明身价。

当年融精英才配拥有的550BJ

IBM在80年代初推出桌面PC后,便开始着手如何开发出一台能够随身携带的PC。因每一位IBM员工开会的时候随身都有一个印有Think的便签薄,这与随身PC的理念非常相同,所以后来IBM的笔记本就顺理成章的取名ThinkPad。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如此普及的年代,ThinPad笔记本的坚固与可靠性几乎是依靠口口相传而名声在外,套用当下的营销话术想必就是“好的产品会说话,XX平台好评率超过98%”。

ThinkPad品牌拥有源远流长的品牌历史,在这历史的长卷中2004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同年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ThinkPad很自然的成为了联想的资产。同样就是在这一年,我有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hinkPad X40。

让我更好学习游戏的ThinPad X40

首先感谢父母的宠爱,让我在学生时代有了属于自己的台式机和笔记本,尽管这台笔记本是通过死缠烂打从父亲那里巧取豪夺的,没办法这都是为了学习嘛。

在学生时代,年少无知的我还并不懂所谓的用户体验(装B),但我喜欢这台X40的原因有三。

①可以方便在床上或其他没有鼠标的地方使用,因为那颗小红点(TrackPoint)搭配三键组合使用太好用了。ThinkLight键盘灯还可以满足我在跟父母说晚安后,继续在漆黑的房间里学习。

②2英寸机身,整机重量只有两斤半,天天背书包里带到学校学习也不会被老师和家长发现。

③懂得同学都知道这本要卖2万多,不懂得同学听我讲一下碳纤维合成材料,铝镁防滚架设计以及APS硬盘主动式保护、TVT技术、人体工程学设计、180°开合角度等听起来很厉害的技术后,再摸一下A面的Pitch Skin涂层,基本就可以成功转为小黑粉。当然,此时通常还会伴有“这手感,太TMD的爽了”、“这手感有毒”之类的赞美。

ThinkPad X40这台电脑至今还在服役(被改造成Nas了),只不过它的地位被后来的T60p、X200所取代。不论是IBM的三色标还是后来的银色联想标,ThinkPad笔记本总能给我带来一致的使用感受和男人同样需要的安全感。究其原因,ThinkPad品牌虽然易主,但血脉传承自YAMATO LABs(大和实验室)。“几代人”相互传承,只做更好的ThinkPad,这便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大和实验室:思想开始的地方

·YAMATO LABs,ThinkPad的开始和远方

1996年5月,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商务笔记本电脑问世,它便是由YAMATO LABs(下文简称大和实验室)研发的ThinkPad 560。这款21年前推出的产品在当时是划时代的轻薄便携,ThinkPad 560的整机厚3厘米、重1.9千克,即使与今天的同类产品相比,它的便携性也非常出色。值得一提的是ThinkPad 560还引领了NOFAN的设计风潮,得益于出色的整体散热设计,这台1996年诞生的电脑竟然是一台无风扇被动散热的笔记本。正是因为大和实验室鬼斧神工般的创新,便携笔记本时代由此开启了。

1995年推出的760系列,放在今天看也是非常炫酷的。

大和实验室是ThinkPad最早期的研发基地,这里诞生了T、X等系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听过各种关于这间实验室的传闻,也好奇过究竟是什么样的实验室可以做出如此鹤立鸡群的产品。当我亲自参观了实验室并听工匠们讲解产品的设计故事时,不禁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得理所应当。

日本是一个职场风气奇怪的国家,有点像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通常一份工作要做一辈子,不是本事不行,而是更换会被它人看不起。一个师傅要尊敬一辈子,不是因其学识通天,而是一种资辈的体现。在大和实验室中,我见到了很多职员,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位无一例外都是中年大叔(不要想歪)。田村文雄看起来40岁左右,儒雅的外表让我判断他或许是从事产品的ID设计。事实上自1997年加入大和实验室后,他一直从事ThinkPad笔记本的键盘研发工作。

ThinkPad引领了键盘布局新风潮

19年的时间里,田村文雄和他的团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让ThinPad的键盘变得更加好用。很多人或许会认为,笔记本键盘不都一个样么?其实不然,毫不夸张的说当你用过ThinkPad的键盘输入超过500个字后,再用别的笔记本键盘时,或许就像人生的初恋,再也回不去了。田村文雄表示ThinkPad键盘设计的理念是,加快输入速度,减少输入错误,减少输入疲劳,从而进一步改善打字、触摸的感觉。因此,ThinkPad的键盘与市面上所有笔记本键盘在手感、按键布局、按键大小等方面均不相同。(其实打字速度也不同,不过这个因人而异)

过去,笔者只是觉得ThinkPad的键盘超好用,拆下键盘厚重的钢板让人觉得很有分量,但一直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即便是在后来ThinkPad也开始使用行业内流行的岛型按键,那份手感依然卓尔不群。

X架构键盘

根据田村文雄先生介绍,ThinkPad的键盘分为经典设计和岛型键盘。经典设计的ThinkPad键盘采用"X"形架构的按键结构设计,运用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每组机构均有一个触点,同时在触点下方有一个橡胶材质的垫子。当我们按下这个按键后,因为两组平行机构是对称的,所以受力非常均匀,同时触点按压到橡胶薄膜后会很快的回弹,整个按键就好像黏在指尖,由此可以大幅提升输入速度。

键帽大小、间隔也有讲究

输入速度提升了,输入错误的问题如何避免呢?标准台式机键盘的键距是19-19.5毫米,但笔记本的尺寸受限肯定无法按照台式机键盘设计。此时就要面对两个选择,要么降低键距,要么减少按键。多数笔记本都采用减键距来设计键盘,但根据实际的表现情况来看低于19毫米后,敲击手感会明显受到影响。如果减少到17毫米以下,那么习惯了台式机键盘输入的用户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准确操作;如果减少到15毫米以下,那么基本上成年人的手指都无法准确按键了。

ThinkPad选择了重新设计键盘的思路,通过将F1-F12、DEL、方向键等辅助按键设计的小一点,从而保证了间距19毫米的完美距离,最终大大减少了输入错误的概率。

输入速度和输入错误率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最后要解决的则是如何减少输入疲劳。此时需要调节按键的键程,当键程太短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按键太硬(比如MacBook),手指容易酸痛。所以ThinkPad笔记本键盘的键程大致在2.5-3.0毫米,手感舒适。同时键帽采用对称弧设计,使按键表面与手指完美契合,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输入疲劳。

2009年是ThinkPad键盘设计的分水岭

ThinkPad的键盘神话一直延续到了2009年, ThinkPad Edge系列为了顺应潮流率先使用了更加美观的巧克力键盘(岛型键盘),至今ThinkPad全系列笔记本已经全部采用了新的键盘设计。

改良后的X架构依然拥有比同类产品更好的敲击手感

新键盘尽管在手感上不如经典键盘,但相比其他笔记本的岛型键盘来说,ThinkPad改良的岛型键盘可以算是这类键盘中的手感之王。相比ThinkPad经典键盘,新键盘的键帽增大了接触面积,延续“X”型架构,并使用 “鼓”型弹片。相比其他笔记本的岛型键盘,新键盘的键帽采用了微笑曲线,而其他笔记本键盘是平面的,相比之下误触率降低。至于手感就更不用说了,ThinkPad完胜。

小红点的变革

从2015年开始,小红点的高度继续降低,从2013年的6.5毫米降低到3.8毫米。键帽也增加了新的防污UV涂层,键盘“打油”的情况得到改善。键盘背部钢板也从0.6毫米铝板改成了0.2毫米的不锈钢板。不论是键盘的变化还是小红点高度降低,又或是键盘背部钢板的改变,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整机厚度而做出的妥协。换来的则是在顺应潮流中做最好的商用笔记本。

一台笔记本的硬件非常多,仅键盘一项ThinkPad就做到了如此注重细节设计,其他部分硬件的设计精细度可想而知?(篇幅原因,有关产品设计等内容来日方长)

受限于保密措施,本次大和实验室之行仅开放了部分实验室无摄影参观。坦白的说,整个实验室的测试仪器与其他品牌工厂的相差不大,但在测试的严苛程度上大和实验室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比恐怖还恐怖的是测试人员的坚持,据了解很多测试人员十几年如一日的测试相同环节,很多项目一天一台笔记本都测试不完,每个型号的电脑通常需要进行6个星期的系统化测试。正是这种集体坚持让ThinkPad品牌从建立之初就有了耐用、稳定的品牌形象,工匠与情怀的故事也因此得以延续。

对话ThinPad之父:妥协与匠心

·ThinkPad之父的“妥协”与匠心

从品牌创立之初打天下,到品牌升级与转型,每个品牌都有一个灵魂人物,我们通常将这个人称为品牌之父。对ThinkPad有所了解的人一定知道,它的品牌之父是内藤在正,一位自ThinkPad诞生之日起就没有离开过大和实验室的“神级人物”。

2011年前,内藤在正一直是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资深专家和首席设计师,十几年来一直是他在主持Thinkpad项目的设计与研发。直到2011年内藤在正的工作便由他的“徒弟”横田聪一接手,转而投身战略、新技术的研发。

左:内藤在正,右:横田聪一

在专访环节,笔者再一次的体会到了日本人的内敛与资辈关系,横田聪一像内藤在正的徒弟一样坐在一旁倾听师傅的“谈笑风生”,当内藤在正让他发表观点的时候,他才缓缓道来。这发自内心的尊敬,让我产生了内藤在正还在一线奋斗的错觉。

在场的其他媒体问了很多行业的问题,比如眼下PC市场没落,智能手机、苹果电脑异军突起,ThinkPad如何面对这样的战略问题。内藤在正先是瞥了一眼,随后用轻松的语气说,“PC销量下降,也许对,也许错。媒体比较喜欢一个故事,即新的产品驱逐旧的产品。曾经笔记本电脑刚刚上市的时候,很多人说台式电脑走向没落。当时平板电脑刚刚上市,很多人说这事笔记本电脑的末日。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那些人所说的巨大变化,所以我不认为笔记本电脑正在慢慢走向没落。”

说到这里,他扶了一下眼镜,随后表示PC与手机在用法上相同,所以是竞争对手,但区别同样很大。首先PC诞生的时候是脱机的,而手机诞生的时候就是基于线上设备。所以PC发挥的是局部能力,手机发挥的是云端计算能力。所以内藤在正先生认为智能手机不能单独成为个人使用工具,而用户在局域工作的时候,需要更大的显示屏和键盘,所以二者应该结合使用。

内藤在正先生对于中国媒体提出的问题丝毫没有回避,这与笔者采访到的多数发言人不同。索性,笔者也将心中暗藏多年的尖锐问题抛出。

我问内藤在正,“您见证了ThinkPad的诞生,如何评论IBM时期与联想时期,ThinkPad的差异?”这个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不论赞扬哪一个东家,都会意味着另一个是不成功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有些担心会惹毛内藤在正。但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内藤在正非常巧妙的用一个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Lenovo体系下,ThinkPad有了更强的存活资本

他表示,从1992年到2005年(IBM时期),ThinkPad一共销售了2500万台电脑。而在2005年到2014年(联想时期),ThinkPad销售了7500万台电脑。“我认为联想已经拓展了我们的经营模式,所以我也非常感谢联想公司”。说到这里内藤在正露出了一丝和蔼的微笑,不,应该是迷之微笑。

“当初联想刚刚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日本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各自的技术人员,最近我慢慢的发觉到,中国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非常勇敢;日本技术人员经常会担忧未来的事情,他们往往迈不出下一步。

实话说,YOGA这个系列是中国人的研发。最开始刚刚出现YOGA这个概念的时候是让它旋转360°,我们日方的研发人员担忧的是电脑是不是会弯曲或者不能精密的合起来,因此我们对这个项目有了负能量的影响,觉得这样不可行。当时我的上司他不让我直接开发ThinkPad,而是让我做一个开发主管。成为开发主管首先的使命,是如何帮助这些勇敢的开发人员和看护这些勇敢的想法,后来,ThinkPad也有了YOGA系列。

还有一些项目还没出现在ThinkPad产品之中。这些项目我刚开始听到的时候,也是觉得不可思议的。但是,中国的技术人员把一些项目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比如用860个小零件组合成齿轮充当转轴,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技术人员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

当然了,以横田先生为代表的日本的技术人员也有他们的优点,所以1+1并不等于2,各种各样的技术人员在进行他们的思想上的碰撞的时候,会产生更好的产品。作为日本的开发人员,我也从中学习了不少东西,所以我认为这是昔日和今日的不同。”

内藤在正的故事信息量很大,首先用数据来说服大家,尽管ThinkPad E、S、SL、等机型最早不是ThinkPad的一脉相承,但毫无疑问联想的策略让ThinkPad有活下来并走的更远的资本。可以看到同时期的品牌如今基本都已飘飘欲坠,日系三大笔记本要合并、惠普的EliteBook与戴尔的XPS虽定位高端,如今也不得不进入到中端市场肉搏。ThinkPad从入门级到旗舰级定位清晰,将品牌价值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对产品线的细分和妥协,做出了让每一个有小黑梦的人都可以消费的起的ThinkPad。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在近年来不断陨落,笔者认为是过度匠人精神使得自身忽视了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严重缺乏低成本量产能力;同时过于苛求于性能与指标的极致,而忽视了市场实际需求水平,投入不必要的成本,致使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在研发上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由此,ThinkPad在全球有三个实验室,内藤在正通过资源的整合,确保各地实验室可以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据了解,中国实验室最年轻的员工仅22岁,而大和实验室的员工通常已经工作了20年,ThinkPad正通过将新鲜血液的大胆与经验丰富的沉稳结合,从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终创造出令人激动的新产品。

 

没有ThinkPad人生是不完整的

·你的第一台电脑不是ThinkPad,那么最后一台电脑应该是ThinkPad

本次大和实验室之行,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朝圣。对于我的ThinkPad历史来说,X40是引领我步入这条ThinkPad不归路的启蒙导师,但真正让我对ThinkPad产生情愫的是伴随了我大学时光的T60p。它几乎集合了ThinkPad所有引以为傲的产品设计,不论是7行布局的19mm键距、2.5mm键程的键盘,还是14.1英寸4:3的高分屏幕,又或是小红点,这些设计在当时不仅好用更是ThinkPad独享。尽管后续很多其他品牌也在模仿ThinkPad的经典元素,比如DELL的小蓝点,但都是照虎画猫不得要领。

ThinkPad X200则是工作后的选择,我需要轻便同时兼顾商务沉稳的电脑诠释性格。时过境迁,尽管后来还是转投了苹果Macbook阵营,原因并不复杂,在那个阶段各个PC厂商都在主推超极本,但无一例外的在售价上与Macbook Pro相差无几,但续航时间和用户体验差之千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续航时间和移动性是我选择笔记本的首要考量,因此即便是每天都在想念ThinkPad笔记本的键盘,也不得不选择放弃。我想这或许就是想爱却不能爱,相爱却离开的真实写照吧。为了不再错过,我已下了决心,要努力搬砖,争取早日更换ThinkPad X1 Yoga。

ThinkDog也曾是备受追捧的吉祥物

本次参加大和实验室参观的除了国内的主流媒体外,还有许多小黑粉,他们虽来自五湖四海,但以ThinkPad为纽带无需多言就已经成为朋友。甚至有数位黑粉收藏了10多台ThinkPad笔记本,其中不乏ThinkPad 700C这样稀少的型号。

对于一台生产工具而言,很难有品牌可以拥有像小黑粉这样狂热的拥趸,我想着就是开文所说的情怀吧。当我看到他们眼中所流露出来发自内心的狂热与激动时,我默默的将笔记本上的苹果LOGO贴上了遮挡,这是一个“叛徒”对他们的致敬。

在拜金风潮肆虐的今天,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家都在追求“短、平、快”,这体现在厂商发布新品的周期短,产品设计和创新相比上一代提升平以及消费者更换新品的速度快。大量电子垃圾的出现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环境的破坏。

很多人笑ThinkPad一台笔记本可以用3-5年,消费者不换代如何销售新品呢?这些人其实就是文首所说的6-12个月打磨产品的“工匠们”,他们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错误的认为推动消费者升级的是产品噱头而不是消费者向追求更好的体验。多数消费者对品质追求的习惯已经养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考虑品质而不是价格。

试想一下,您更换电脑是因为它坏了还是慢了呢?或许还有第三个选项,那就是需要一台ThinkPad。

每日精选

传华为正开发三屏折叠手机

2024-04-08

OPPO A3 Pro定档4月12日发布

2024-04-08

极米科技发表严正声明

2024-04-08

极米登顶全球家用投影第一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