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有心的摄影爱好者很容易发现,在体育、野生动物、新闻等摄影题材上佳能相机、镜头占有很大的比重,以刚结束的2006国际足联世界杯为例,我们看到的多数都是佳能的白色棍棍、炮炮。
如果说赛场上有90%的摄影师用的是佳能的白炮,那么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这90%的摄影师中有60%的使用的是佳能EF500mm f/4L IS USM!
而且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这些对速度、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专业摄影师并不是使用“公家”的摄影器材,多数是自掏腰包的,他们选择的器材会相当有说服力和代表性。那为什么会是500mm/F4呢?
佳能的大口径长焦距顶级L镜头有以下几支:
EF300mm f/2.8L IS USM、EF400mm f/2.8L IS USM、EF500mm f/4L IS USM、EF600mm f/4L IS USM
此外还有在400mm中未列入的EF400mm f/4DO IS USM,这是一支非常特别的镜头,实际上笔者本人在国内也仅见到过两个人使用。由于采用了DO镜片技术,它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到EF300mm f/2.8L IS USM的水平(实际上,这两款镜头的遮光罩根本就是通用的)。不过,由于大家的保守和对新技术的不信任,EF400mm f/4DO IS USM用户确实少得可怜(EF400mm f/4DO未列入佳能L镜系,这可能也是大家犹豫的原因之一)。上述几款佳能大口径长焦距顶级L镜头,笔者也只有EF400mm f/4L DO IS USM没有用过。
那么回到正题,为什么EF500mm f/4L IS USM会较受推崇?
佳能EF500mm/F4,对多数人来说永远只是个传说
虽然EF300mm f/2.8L IS USM相对来说轻便又小巧,画质也极其优异,但对于体育、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说,它还是太短了。
固然EF400mm f/2.8L IS USM的大光圈非常诱人,但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前组的玻璃又大又厚,造成整支镜头的重心比较靠前。因此必须配合重型云台和顶级的机身使用,才能得到操控上较好的平衡感。此外,EF400mm f/2.8L IS USM镜头重量达5.37公斤,一支超重+重心前移的镜头,正常人基本没有手持拍摄的可能。
EF600mm f/4L IS USM镜头最大限度地强调了“长焦距”,总体的重量分布比EF400mm f/2.8L IS USM要好一些。如果你必须要最长的镜头,那非它莫属(你会说适马不是有300-800mm和800mm的超长镜头吗?如果一支镜头的最大光圈是f4,那么它还有使用增距镜的可能,但最大光圈是f5.6,就没办法通过增距镜来调整焦距、拓展用途了。此外适马镜头的速度、可靠性都是远不能和原厂镜头相比的)。
可以说,EF500mm f/4L IS USM是400mm f/2.8和600mm f/4之间的折中解决方案。但相对与这两款镜头,EF500mm f/4L IS USM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比400mm f/2.8和600mm f/4都要轻三斤左右!不但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携带的负担,更是为这支镜头带来了手持拍摄的可能性。
EF400mm f/2.8L IS USM重量为5.37公斤、EF500mm f/4L IS USM重量为3.87公斤、EF600mm f/4L IS USM重量为5.36公斤
在佳能L镜头的IS时代尚未到来之前,佳能曾经出过一支更为轻便的EF500mm f/4.5L USM*,重量仅为三公斤。
*EF500mm f/4.5L USM
佳能EF500MM F4.5 L USM
EF500mm f/4.5L USM实际上佳能FD 500mm f/4.5L的电子版,在胶片时代来说,f4.5左右的最大光圈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使用困难。现在,DSLR的全面普及加上佳能DSLR在高ISO方面的出色表现,f4作为最大光圈很多摄影师可以接受了。
另外,在这次世界杯上,几乎没有人给镜头装上遮光罩。一是太占地方,在摄影师挤成一团的弹丸之地怕是伸展不开;二是这类镜头的前镜片虽然硕大,但抗眩光性能好得惊人。就MTF曲线图表来说,这类镜头的成像质量比50mmf/1.4所谓“像质好”的镜头还要好很多!
佳能EF500mm f/4L IS USM是一支强调携带性的顶级大口径长镜头。它的镜片结构为17片13组,含两枚超大的UD玻璃和一枚超大的人工莹石镜片,成像质量无与伦比。佳能自豪的USM自动对焦技术,让它的对焦精准快速而又悄然无声。在轻量化的同时,引入的IS防抖技术,大大增加了使用这种镜头拍摄的成功率。实际上,短时间的手持或使用独脚架,是完全可以控制好这支镜头的。
镜头结构
500mm f4镜头结构,红色为UD镜片、蓝色为人工莹石镜片
官方MTF曲线,确实高得吓人
同类镜头
关于它的同类镜头,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目前,佳能除了EF1200mm f/5.6L USM尚未实现IS化以外,基本上都把IS视为标准功能。在这个方面,尼康则只有200mm f/2和300mm f/2.8搭载了VR系统,尼康的400mmf/2.8、500mmf/4、600mmf/4都还未推出VR版的。这也对专业用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佳能的竞争力还是更显著一些。至于其它厂商,虽然都有300、400、500、600mm焦段的超长焦镜头,但参数、规格都不如佳能、尼康。
镜头 |
价格(水) |
佳能EF300mm f/2.8L IS USM |
39000元 |
佳能EF400mm f/2.8L IS USM |
60000元 |
佳能EF400mm f/4DO IS USM |
38000元 |
佳能EF500mm f/4L IS USM |
47000元 |
佳能EF600mm f/4L IS USM |
66300元 |
尼康AFS VR 300mm f/2.8 ED G |
37000元 |
尼康AFS 400mm f/2.8 ED D |
59500元 |
尼康AFS 500mm f/4 ED D |
53000元 |
尼康AFS 600mm f/4 ED D |
63000元 |
外观
外观
高级感十足的白色镜头外观,几乎成为了佳能顶级镜头的标志。有一种说法是:白色外观可以减少辐射热对镜头内部造成不良影响;另一种说法是:在战场上,黑色的镜头容易被误认为是武器,从而招致攻击,所以涂装成白色。不过,在野生动物拍摄题材中,大家往往会用迷彩布做一个镜头的伪装套,免得干扰被摄体。
总的来说,EF500mmf/4L IS USM的做工非常精致,堪称完美。
前镜片的口径相当硕大,但整个镜头并不显得臃肿,整体上比较匀称。而且,它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平衡感还是相当好的。笔者经常用一个普通的书包把镜头装起来去动物园练习拍摄。携带和使用它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然,最好配合EOS-1D系列的相机使用,不但手感更好,也能够把镜头的AF性能发挥到极致。
造型威猛无比的顶级镜头,相机看上去很不起眼了。有很多爱好者见了都会说,用它会不会很辛苦吖?其实并不会太辛苦,尤其是与400mm f/2.8和600mm f/4这两款镜头来比较,它实在是轻巧很多。另外,在需要它的场合,普通镜头又怎么可能达到它的效果?
在L镜的红圈标志后面有三个橡胶环,最上面一个是不能转动的,上面分布了几个按钮。这个按钮通过用户自己定义,可以改变它的作用。包括自动对焦的启动、自动对焦锁定等等功能。
中间较窄和下面很宽的橡胶环都是对焦环,这是根据使用者自己的习惯随便使用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和中间的对焦环之间,还有个白色的法兰金属环,它是预设焦点启动环。假设我们把焦点预设为30米,那么焦点在任意位置的情况下,只需要拨动这个环,焦点会立刻回到30米位置上。比如我们在拍摄足球,你可以把焦点先预设到球门的位置上,然后放心抓拍场上球员的动作。如果球门出现险情,你可以立刻把焦点找回来,不需要让相机重新寻找焦点。
可能是最复杂的镜头控制界面
外观(2)
镜头控制界面从上到下分别是:对焦区域选择开关、AF/M切换开关、IS稳定器开关、防抖模式选择开关、自定义镜头按钮及焦点预设开关。基本上还算简单明了。不过,AF/M开关的行程不太够,有时候偶尔会误拨贻误战机。影像稳定器开关用I和O来标示开/关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不太明确,现在都用通用的OFF/ON来标示了。自定义镜头按钮及焦点预设开关需要在使用中摸索它的用法,对提高对焦的效率很有帮助。
镜头的金属铭牌
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4.5米,基本没法在室内进行测试
前镜片的反光几乎不可见,里面超大的UD玻璃和人工莹石玻璃反射出特别的金色
换个角度,前面几块镜片更加恍若无物
外观(3)
500mm f/4的遮光罩解除/安装状态
由于镜头前片太大,所以没办法用普通的镜头盖了(图丽AT-X AF300mmf/2.8ED用的是拧入式的金属镜头盖,热胀冷缩会造成装卸的困难)。
EF500mmf/4L IS USM用一个革制镜头套来当作镜头盖,当把遮光罩反扣安装,套上镜头套时,可以说还是很小巧的。取下镜头套,把遮光罩正面安装好,镜头又长了1/3出来,就更为威猛了。为了保持良好的携带性,有时候就不安装遮光罩了。
这是把遮光罩装好后,和大家所熟悉的佳能EF24-70mmf/2.8L USM比较一下实际的大小
遮光罩象一个小号的水桶这么大,由碳纤材料制成,很轻巧。遮光罩前端有个橡胶保护环,可以把镜头头朝下直接放在地上。笔者有位朋友买个一支佳能的FD300mm f/2.8L,没有遮光罩。结果他就是去超市买了一个小号水桶,自己喷漆做了一个遮光罩。
遮光罩
遮光罩无论是正装还是反扣安装,都是用这个螺丝来固定的
脚架环很长,可以当做镜头的提手来使用,内侧有橡胶饰皮,增加手提时的手感
脚架环的底面有一大一小两个三脚架螺丝安装孔,都是标准的规格。如果用重型的云台不需要转换螺丝就可以直接使用
镜头上的脚架环是不可以拆卸的,不像EF70-200mf/2.8L IS USM可以拿下来。
脚架环每隔90°有定位感,可以方便地找水平。
背带扣在脚架环上,非常稳固
不过,脚架环上连接面再大,也需要安装云台板使用,毕竟不是特别方便和安全
国外用瑞士雅佳云台的用户较多(哈苏120相机底部就有雅佳云台的直接安装设计),因此副厂有云台连接板的配件,可以把EF500mmf/4L IS USM的这个部分换成可直接安装在雅佳云台上的设计,很科学。
这是换了之后的效果
外观(3)
滤镜口径超大的镜头一般都使用内置滤镜,因为大口径滤镜成本太高、市场需求又小,很少有厂商生产。
EF500mmf/4L IS USM镜头无法使用前置滤镜(实际上镜头的最前面一片是平板光学玻璃,起到保护作用,更换的成本当然很高),只能使用内置滤镜
同时按下内置滤镜夹的两个锁定按钮,往上提
C-PL镜也可以使用,但只能使用佳能原厂的(原厂内置C-PL镜上有角度调节拨轮)
空的内置滤镜插口,不使用任何滤镜时也要把滤镜夹插上防尘
500mm f4的后组,镜腔很深以便容纳增距镜的前镜组,卡口环外围有防水防尘橡胶环,现在的佳能L镜都有此设计。
镜头尾部
外观(4)
无论镜头有多长,总也还会有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就轮到增距镜出马了。增距镜增加焦距,同时也会令光圈缩小,加1.4x增距镜,光圈减一档,加2x增距镜,光圈减两档。500mm f/4加上1.4x或者2x增距镜,最大光圈变成F5.6或F8,还不算是特别难用。
镜头的根部有收缩设计,不会有个大屁股顶在相机额头
装上原厂EF1.4x Ⅱ增距镜,变成700mm f/5.6超级镜头,整体感还是很协调
装上原厂EF2x Ⅱ增距镜,变成1000mmf/8的超长焦距,在EOS-1D系列的机身上,使用中心对焦点还可以自动对焦
同时接1.4x、2x两个增距镜,500mm f/4的屁股变得非常细长,看上去像个……此时的镜头只能完全手动对焦使用了,佳能公司不会建议你这么干的。
同时装上EF1.4x Ⅱ和EF2x Ⅱ,变成1400mmf/11
画质
暗角以及镜头变形
全开光圈下仍有可见的暗角,收缩一档光圈后暗角完全消失。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
边缘成像
虽然全开光圈F4下边缘有失光现象,但无论中心还是边缘成像都已经非常锐利。从下面的图片看,分辨率在F5.6左右已经达到峰值,此后在F16以后画质又再下降。
F4边缘成像 | F4中心成像 |
F5.6边缘成像 | F5.6中心成像 |
F8边缘成像 | F8中心成像 |
F11边缘成像 | F11中心成像 |
F16边缘成像 | F16中心成像 |
F22边缘成像 | F22边缘成像 |
F32边缘成像 | F32边缘成像 |
焦外成像
焦外成像
超长的焦距,足够大的光圈,焦外成像非常优秀,没有出现二线性,光斑边缘也柔和漂亮。当然了,你不可能把它当人像镜头。
纷杂的背景浑然一体
背景是一个人的毛巾,虚化太完美了
紫边
虽然佳能从来没有说所谓的针对数码的优化光学设计,但完全可以信任它在数码相机上的表现。作为顶级的L镜头,反差是非常好的,但即使是在画面边角的高反差地区也基本上找不到紫边。比起那些刻意宣传“数码优化”的副厂镜头,佳能证明了专心提高画质已经是最佳的“数码优化”。
水面反射阳光,对任何数码相机、镜头都是极其严苛的考验
整个画面最严重的紫边不过如此
逆光
逆光
从前镜片深邃的镀膜上就可以预料这支镜头的抗逆光能力不会有任何问题,逆光拍摄也不容易产生雾化。实际拍摄完全可以印证这点。
猛烈阳光直射入镜
没有任何眩光,画面的反差也维持得非常好
最近对焦距离
EF500mmf/4L IS USM的最近对焦距离是4.5米,拍点花花草草也没有问题。不过,问题是……天哪,谁会用这支镜头去拍花花草草?
最近对焦距离附近的图片
样张
样张下载
参数表
参数表
光学结构: |
17片13组(含2片UD镜片、1片人工莹石镜片) |
视角: |
5.3° |
光圈叶片: |
8枚 |
最小光圈: |
F32 |
最近对焦距离: |
4.5m |
最大摄影倍率: |
0.12x |
滤镜直径: |
52mm (内置) |
体积(直径×长度): |
146mm×387mm |
重量: |
3870g |
总结
500mm f4在同类镜头中,最好的携带性,无与伦比的光学质量和AF性能,配合IS防抖系统,可以得到极为专业的使用效果。钱不是问题的话,佳能400/2.8、500/4、600/4随便选一支都绝对没错。但在户外使用,必须要考虑携带性的时候,非EF500mmf/4L IS USM莫属!
评分理由
设计5分:顶级L镜中的顶级,为专业摄影师严酷的使用而设计,考虑非常周全。
手感4.5分:对焦环宽大,全时手动阻尼均匀;镜头的涂装很好,不易磨损打滑。
功能5分:内对焦、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基本上没有必要切换。IS系统非常有效。
便携4分:虽然镜头不算小巧,但重量还是可以接受,3公斤多的重量在同类镜头中算是很轻的了,性能和便携性是不可兼得的。
做工5分:用料十足,工艺考究,密闭性非常好。
速度4.5分:超声波马达对焦快,但比同厂的400/2.8略慢一点点。
画质4.5分:画质非常高,MTF函数图表上看,比同厂400/2.8差一点点而好于600/4。
噪音5分:使用超声波马达,没有任何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