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富士推出S9600时我已经写过一篇消费旗舰路还能走多远的文章。之后,富士居然还能再接再厉推出了S100fs,用来主打几种新的胶片模拟色彩模式。如果说那台机器至少在胶片模拟这一项取得了一定成功,把富士拥有的最后一些传统优势也彻底挤出来的话,那么我真的有些看不懂今天这台HS11的出现究竟还有什么价值了。
之前,富士曾经在S100fs后推出过一台叫做S205的相机。那台相机在功能上对S100fs做了一定简化,同时又把在F200EXR上取得成功的SuperCCD EXR技术再次发扬了一把,但为什么眼前这台看起来更像是真正意义上S100fs后续机种的产品,为什么会去选用背照式CMOS?
很明显,富士的研发人员很可能已经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路该怎么走了。
作为富士的看家法宝,富士一直坚持开发其特有的SuperCCD产品,目前的SuperCCD EXR已经是这个产品系列第八、九代的产品了。对比目前主流的感光元件生产厂商全面转向CMOS类产品的现状,富士算是业内少见的CCD拥护者(还有一家CCD死忠就是当年同样的胶片大厂,富士的死对头柯达)。但是,CCD类产品对比CMOS在先天结构上就有一定的弱项,比如耗电大,发热高,成品率低等;于此同时,CMOS当年在画面分辨率、噪声控制上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赶上甚至超越了CCD产品。尤其是在DSLR产品开始全面具备Liveview和视频拍摄功能后,CMOS的低功耗低发热特性相对CCD类产品拥有巨大优势,而且画质也已经达到了与传统CCD不相上下的水平。
在这个时候,富士既没有能够像柯达那样拿出可供DSLR或者EVIL使用的新一代SuperCCD产品,同时SuperCCD EXR技术又是只为小型化消费DC而设计,而且才刚刚勉强实现720p的视频拍摄功能(富士F85EXR)。把这样的技术拿去用在一台定位明显要比S205更高的“消费旗舰”上恐怕是不够用的——消费者又怎么会为这种只比S205略多些功能的新机买单呢?
想要让新旗舰至少“看起来”功能很强大,在短时间内靠自己的SuperCCD EXR方案恐怕是不行了,但这个时候行业里出现了第三方提供的背照式CMOS方案。我们此时还不清楚这个方案究竟是索尼还是三星提供的(从全景功能来看,似乎索尼的嫌疑更大一点),不过这方案的确能够为相机带来诸如超高速连拍、全高清视频、扫描式全景等一系列新特性,而此时某镜头厂商“恰好”又带来了30x光变的解决方案。。。于是,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这台在外观设计、功能设定上看起来很“富士”,但在内芯上非常非常“不富士”的旗舰产品就这样出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