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不是一篇广告词,也不是什么宣传文。月影不打算着重笔墨介绍各大HIFI耳机厂商的历史背景,辉煌成绩,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等这些和各位关系不那么直接的问题。我们直指核心:世界各大耳机品牌声音的自身特点和大致风格走向。
这不是一篇评论很客观的文章,所有的内容均只是月影和一些关系较好的烧友们的主观感受。毕竟听感偏好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一样的声音在不同人耳朵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希望各位能有选择地阅读本文的内容,获取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有些品牌月影没有写,主要是对这些品牌耳机接触的不多,月影自然不能以偏盖全,把零碎地个体听感概括成该品牌的固有风格。如果你没有在这里看到你关注的品牌,月影表示遗憾,敬请谅解。
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耳机品牌,大多在声音风格上会形成独有的声音特点。但凡事均有例外,事物也是变化发展的。同一品牌下出现些与自身固有风格完全不同的异类也司空见惯。另一方面,各大品牌的声音特点也会随着时间发展,其自身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希望各位能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世事无绝对,不是吗?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
品牌一:永恒经典,调音典范-----森海塞尔
森海传说——奥菲斯静电耳机系统
首先,月影是一个森海党,因此对本人森海这个品牌有着特殊的好感。森海的耳机从HD520开始,直到后来的HD540,HD540I,HD540G,HD560,HD580,HD600,HD650,HD800。耳塞中的IE7,8,MX500,MX760,980系列等,月影都听过并且被其中许多耳机深深吸引,诚然尽管这些经典耳机耳塞涵盖了森海的各个时代,出自不同调音师的之手。但是总体来说,森海的耳机都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森海味"。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淡淡的染色,但是月影更喜欢将其称作味道。森海的耳机大多平衡,大气,调音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却基本没有十分偏颇的畸形作品。在经历大奥,HD540G的旧时代辉煌和HD600,HD650的相对保守和平淡后、森海终于迎来了以HD800,MX980,OMX980,CX980为代表的新森海时代。尽管与早期相比有所变化,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依然是"森海味"。森海还是那个森海,尽管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它却依然平衡,中正,大气。
品牌二:注重还原,偏向直白-----拜亚动力
耳机鼻祖——拜亚动力的悠久历史
拜亚作为世界耳机厂商的鼻祖,对声音自有独家的诠释方式。中性,直白,真实还原是她的特点。拜亚的耳机月影也听过多个,除了其新旗舰T1属于厚润饱满,浓郁芬芳的"带染色"耳机外,基本上绝大多数耳机如DT990,DT880,DT231等都是染色极少,直白声底的典型。880中正,平衡,直白。990两头延伸出色,高频延伸和低频下潜在同类耳机中难寻敌手。880,990有多个不同版本,早期的版本声音更直白,高频更亮,延伸更好。而现在的大多经过调整,相对更注重整体性和欣赏性了。拜亚调音类似森海,基本比较平衡。唯一让月影觉得稍有不足的是:除了T1以外,一些拜亚耳机声场似乎相对不那么自然:具体表现为强调横向声场,相对弱化纵向声场,声场空间聚集在额头上方而不是人的周围。总体来说,拜亚的声音可以称的上是平衡,直白,比较全面。
AKG&铁三角
品牌三:甜美动人,柔美雅致------AKG
耳机中的异类,怪兽级耳机AKG K1000
说到AKG,首先让人想到两个耳机:KK和K701。前者是潜力最大,声音最好的"神器"之一,后者是宅男们最喜欢的"MIO酱"的标志之一。KK是AKG的异类,其响频曲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完美无缺。月影曾经听过大功率功放推好的KK,可以说,推好了的KK无所不能。但不能否认的是,KK过于独特,尽管它可以代表AKG的颠峰,却不能代表AKG这个品牌。从整体上来看:AKG的女声婉约润泽,柔美动人。K701甜美、K501轻灵、K601比K501略厚但中频出色。更不用说经典的240系列,尽管月影不太喜欢监听风格的240S,但是K240DF那动人的人声却让人印象深刻。AKG的耳机大多强化人声,弱化乐器,而且人声乐器均带有自家的染色;声场一般相对较小,适合流行人声的演绎,相对不太适合纯乐器,NEW AGE等。但是其特点却十分鲜明,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和适应面。月影觉得这样的耳机同样是好声,AKG如此受欢迎也证明了她确有让人难以割舍的地方。
品牌四:妖艳精细,轻薄如羽------铁三角
妖媚艳丽的代表,传说神器之一——铁三角L3000
铁三角的调音一直以来都比较适合声线较薄的日系女声。除了比较特别的ES10,A900TI等以外,大多数月影听过的未停产的铁系耳机都有如下的特点:声音较薄,调音偏上盘,大多中性偏冷,高频相对较亮,透明度高但是解析并不出色,染色偏艳丽妖媚,低频较少。铁三角这样的调音是比较有特色的,因为大多日系女声都比较薄,不适合厚润声底的耳机。另外,较高的透明度能更好的演绎ACG日系女声,较多的低频有时候反而容易掩盖人声。而偏亮偏上盘的调音如果再把解析做好容易让耳机变的极不耐听。因此,对于铁三角的这种调音风格,月影觉得从其针对的音乐类型来看,还是对路的。
舒尔&极致
品牌五:人声典范,回味无穷------舒尔
舒尔最近旗舰——SE535
舒尔的亮点就是中频人声,而且是有一定厚度的中频人声。这点我想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太多的异议,从E2C,E3C,E4C,E5C到SE53舒尔的大多数耳塞都以中频人声作为调音的重点突出部分,舒尔总体人声饱满,感情浓郁。尽管随着发展,现在的SE535已经不像过去的许多舒尔耳塞那样强调人声厚度。但依然和"薄"扯不上任何关系。与过去相比,舒耳的两端更好;更平衡;乐器质感更出色;适应面更广。月影为舒尔的进步喝彩,非常期待以后能见到更多舒尔的新作品。
品牌六:激情四射,极富个性------极致
极致的次旗舰——ED9
极致这个品牌虽然也出自以保守和严谨著称的德国,但其声音风格却比较另类。月影觉得其声音不仅仅是"有特点"而是"过分强调个性"了,这一点在新推出旗舰ED10上体现的尤其明显。月影丝毫不否认自己无法喜欢极致的这种风格:过分张扬,激情四射,急于表现自我。似乎喜好激烈摇滚的朋友们会比较喜欢它。而偏好宽松,自然,温和的朋友请谨慎选择。当然,ED8和ED9相对ED10来说,个性要"缓和"多了。但依然保留了极致的一些特点。强调个性是好事,但是其适应面必然受限制。不管如何,取舍之间,极致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音特美&STAX
品牌七:素质超群,潜力巨大------音特美
宛如玻璃般透明的声音——音特美ER4系列
一提到音特美,想必发烧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四"。没错,比起相对低端的ER6系列,其旗舰地位的ER4系列自从1991年推出至今依然广受好评。雄风犹在,宝刀不老。20年的洗礼,小四依然以其独特的声音经受住了市场的残酷考验。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音特美是以做助听器起家的了,在大多数烧友的心中:音特美就是小四,小四就是音特美。ER4声音细腻,通透,解析高,三频均衡,整体略薄,分离度出色。没有明显的缺陷。其细腻的音色,通透的女声和超高的素质吸引着无数"小四党"为之着迷。ER4全系列的潜力也是非常的大,哪怕是定位直推的ER4P上了耳放也有让人惊异的提升。"小四难推",绝不是信口开河。
品牌八:精致灵动,细腻通透------STAX
精致通透,细腻柔美的STAX静电耳机系统
月影对STAX的印象可以说非常的好。女声在007上表现出柔美细腻;却在4040上演绎出精致通透。静电耳机果然不同凡响,STAX让月影领略了静电耳机的神奇,也弥补了没有听到传说中的"大奥"(森海塞尔的传说---静电耳机"奥菲斯")的遗憾。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静电耳机的日本厂商,STAX无异于一扇"门面"。她时刻为你展示着静电耳机的魅力,吸引你去探寻神秘的伊甸园。
UE&威士顿
品牌九:专业监听,动铁标志----UE
UE的定制监听耳机在烧友中也广受喜爱
UE这个品牌大家没有什么陌生的,作为一家专业监听耳塞制造商,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TF10。当然,UE11甚至UE18等监听定制也非常出名。月影对UE的印象还是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动铁声;相对突出乐器,人声靠后并略有弱化;其监听UE系列定制耳塞对声音细节做过放大,使解析超高,是典型的监听声。TF10出色的乐器打击感也使其在表现欧美流行和NEW AGE时得心应手。对声音硬素质要求高或者喜欢监听声的朋友确实非常适合这个品牌。
品牌十:醇厚饱满,高频圆润----威士顿
威士顿的HIFI入耳耳塞一直保持着基本相近的腔体设计
W4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惜的是月影还没有机会试听。以前听过威士顿的W3和UM3X。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厚。声场也不大。实话说在表现欧美乡村音乐和欧美人声时,确实威士顿确实还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其过分削弱高频,刻意加强厚度,使威士顿的适应面受到了限制。这次的W4听说和舒尔的SE535一样,比起过去在调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月影对此十分关注。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森海的980;舒耳的SE535;希望威士顿能携W4加入新一轮的"随身HIFI王者之战"。究竟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SONY
品牌十一:往昔巨人,寻求突破-----SONY
最昂贵的动圈耳机——SONY R10
SONY一直不缺少经典作品,从E808到E888;从CD3000到R10。SONY的过去可以说是十分辉煌的,不仅仅是耳机方面,SONY的早期磁带机,随身CD,DAT和MD也有众多声音出众的经典产品。其工业设计和调音水准让人钦佩,不过自从E888后。SONY的调音似乎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失去了原有的饱满浓郁的染色,将声音变得纤薄,分离度大大增强,高频很亮,下盘变的无比清瘦,这些特点我们在EX500和EX700上体会的很明显,X1000系列随身播放器也有类似情况,这使其适应的音乐类型变少,相对更适合日系较薄的ACG女声。月影一直很奇怪为什么SONY现在的调音会与过去相差那么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当时日本动漫产业不如现在发展的那么好,大多日系JPOP还是比较接近普遍的亚洲流行,歌手声线也没有那么薄。而现在ACG动漫在日本比较普遍,因此厂商在调音时自然要考虑ACG音乐的声音特点。不过SONY似乎意识到了这样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听说新推出的EX1000耳塞上,SONY比之前有了明显进步。月影衷心希望SONY能重拾过去的辉煌,在调音上更进一步。
后记
感谢你能耐心的看到这里。没有最好的品牌,只有最适合的产品。月影在此文中没有描述歌德, KOSS等一些品牌,是因为这些品牌的耳塞听的不多,不熟悉。还请各位多多谅解。月影相信听感是比较主观的东西,只能拿来参考但不能作为标杆,希望各位在选购时,能以实际试听为准。也希望本文能对你选择耳机品牌有所帮助。
以上,感谢与月影一起走过漫长发烧之路的朋友,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