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电脑> 台式整机> 行业

【小顾讲堂】告别维旺迪 腾讯成为育碧的“白衣骑士”

PChome | 编辑:顾亦飞
原创
2018-03-29 05:00:00

【PChome概述】3月20日,育碧成功摆脱了维旺迪的恶意收购威胁,腾讯成为了育碧的“白衣骑士”。现在的育碧已经独立,而下一个“黑衣骑士”是否还会出现呢?

·维旺迪再见 育碧的黑衣骑士终于走了

【小顾讲堂第23期】育碧和维旺迪之间的收购拉锯战打了三年之久,最近终于有了结果。

3月20日,维旺迪与育碧正式达成协议,出售全部育碧股份(占育碧发行股票的27.3%),并承诺5年之内不再尝试收购。从2019年到2021年,育碧还将自身将回购高达8.1%的股份。

早前维旺迪与育碧之间的控股拉锯战已经打了3年之久。2015年维旺迪一下买下了育碧6.6%的股份,到了今年年初,维旺迪已经对育碧持股27.27%,根据法国的法律,一旦持股超过30%,育碧就会被维旺迪收购。

达成这项协议之后,维旺迪对育碧的持股最终分散到了数个机构和企业旗下,其中一部分由育碧CEO Guillemot的家族和育碧公司启动回购,而安大略省教师养老金计划,以及腾讯也参与到了此次投资中。

维旺迪在签完这张合同之后,心中一定在哼唱着法语版的《红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其实这次维旺迪的计划没有得逞,最高兴的还是玩家们,毕竟谁都不希望育碧那些经典、热门的游戏IP就这么被维旺迪毁了。

记得2015年维旺迪开始入股育碧时,育碧的CEO Yves Guillemot为了鼓舞员工,特地说了这么段话:

「我们想要永远保持独立,在公司落成的30年间,这样的价值观使得我们能推进冒险和革新。我们将为自己的独立奋斗,而不应该受其它公司的影响偏离目标。」

软磨硬泡了几年之后,育碧上上下下的人员都付出了很多,好在最终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在协议签署完成后,育碧专门在官网放出了这么一张海报,以感谢育碧粉丝们的支持:

·关于恶意收购

看到维旺迪收购失败,吃瓜群众们肯定会想:什么是恶意收购,但到是公司有钱没地方花,买几个公司玩玩么?

恶意收购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十分盛行,学术上这种行为共有两种名词,分别是“敌意收购”、“恶意收购”(英文名为hostile takeover)。这种行为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某上市公司A的管理层某天正开着会,然后另一家公司B的人直接带着收购XX%股份的单子,一脚踹开了会议室的门,大声地对说:我们已经和你们的股东谈妥了,现在我们控股超过XX%了,你们的公司现在归我们管~”A公司的管理层一脸懵逼,等他们回过神来,整个公司已经被股东拱手送人了。

而这家公司高层的领导们感到懵逼的真正原因就是,B公司怎么突然就投了这么多钱进来?其实B公司早就和A公司的股东们背后开始勾结了,通过一点点地投资控股,最终B公司成为A公司的大股东,达成收购A公司的条件。

图片来源:网络

从上述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收购公司属于财大气粗的“土匪”,而目标公司属于被土匪们觊觎的宝贝。有句话叫“强扭的瓜不甜”,所以被土匪们抢走的宝贝终究会褪色、腐烂,最终当垃圾扔了。所以问题就来了,收购公司为什么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

其实上述情况是恶意收购的最坏结果,实际上在很多笔恶意收购中,收购公司通过这种强行收购扩大了自己的营收范围,扩充了自己的业绩。同时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也都赚到钱了,毕竟恶意收购的前提就是收购公司拥有非常雄厚的资金,而且被收购的股东是有权和收购公司讨价还价的。苦的就是那些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因为收购公司会在收购完成后改变整个公司的经营策略,解雇原公司的员工。

从育碧维旺迪恶意收购威胁一事,小顾又联想到了之前一系列公司恶意收购的事件。比如EA解散西木、牛蛙工作室的事件,还有早期甲骨文收购仁科一事,以及大众和保时捷SE之间的纠葛等等,经典的恶意收购案例不胜枚举。而每个案例中的都会出现同一种结果,就是被收购的一方基本没有好的归属,要么解散重组要么直接消失。

图右为育碧CEO Yves Guillemot

回到育碧与维旺迪之间的拉锯战,育碧CEO、联合创始人Yves Guillemot是公司控股较多的股东之一,在公司里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假设他利欲熏心,被维旺迪用金钱诱惑了,那么育碧还会这么顽强抵抗吗?要知道,育碧是Yves Guillemot出来的,为了能让该公司独立运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他在这几年的拉锯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维旺迪的一次次威胁下,Yves Guillemot曾奔赴加拿大等地寻找“白衣骑士”。“白衣骑士”是经济学术语,在这里指的是当育碧成为其他企业恶意收购目标后,管理层为阻碍恶意接管的发生,会去寻找一家"友好"公司进行合并,而这家"友好"公司被称为"白衣骑士"。相反,企图恶意收购的公司就被称为“黑衣骑士”。

寻寻觅觅,最终Yves Guillemot相中了中国的独角兽企业腾讯。就此,腾讯这位白衣骑士出面拯救了育碧,帮助育碧摆脱了维旺迪。

·腾讯持股5% 一次小心翼翼的试探

育碧能顺利摆脱维旺迪,是因为腾讯在其中做了点微小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为育碧投了一笔“救命钱”。在维旺迪将育碧的股权全部出售之后,腾讯以4.52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5%的股份,承诺不会转让或者增持股权或者投票权。此外,腾讯还与育碧签订了一份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以此来推进其游戏在中国市场的发行。

此前腾讯在海外的投资腾讯在海外投资的公司有很多,比如其收购的Riot Games、Epic Games以及Supercell工作室,还有动视暴雪、Paradox等知名厂商的股份。这次为育碧投资5%的股份,也算是腾讯在海外游戏界的一次新试水。

玩家们在为育碧摆脱维旺迪喝彩的同时,对育碧与腾讯签署的战略合作计划也很关心。有人担心育碧的经典游戏作品在与腾讯合作之后会更加“向钱看”,更何况国内游戏运营模式用在育碧的游戏上还不一定很合适;有人则很乐观,认为这次合作可以为国内游戏制作研发团队带来学习的机会,促进国产游戏在质量上的进步,同时也能提升国内玩家对高质量游戏的认知。

从国内玩家角度来说,其核心的痛点就是游戏是否免费。育碧的大部分游戏都是一次性收费的正版游戏,而国内玩家即使有正版意识,也会优先考虑成本问题。对于很多国内玩家而言,购买正版单机游戏的价值并不高,一旦游戏通关之后,它就在游戏库里吃灰了。腾讯恰好是在国内这种免费游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在运营这类游戏上有着足够雄厚的资源和丰富的经验。也许育碧和腾讯合作之后,似乎能将很多育碧的热门IP本土化。

《使命召唤OL》中奇葩的道具

早期腾讯在实现国外游戏本土化时,负面问题明显比正面的赞誉多,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玩家对高质量游戏的认知逐渐加深。腾讯将国外本身制作精良的大作套进了国内的游戏运营模式,最终呈现出来的成果很难让那些拥有高觉悟的玩家买账。比如之前腾讯代理的《使命召唤OL》,游戏运营期间工作室换了很多,内购系统从原来“游戏币+人民币购买道具”的双轨制转为了“仅限人民币购买道具”的单轨制,游戏中层出不穷的奇葩道具也彻底刷新了玩家们对该游戏的看法,竞技类游戏的平衡性一去不复返,玩家们纷纷给《使命召唤OL》刷差评,这款游戏的用户量也开始骤然下滑。

从育碧方面来看,即使育碧在中国早已设立了两个分部,但实际上育碧的大部分主流IP并没有在国内的发行,受国内政策、渠道限制等多方面的影响,育碧打入中国市场十分困难。所以育碧想和腾讯合作的目的有两点:首先肯定是为了能摆脱维旺迪,其次应该是为了一条进入中国销售游戏的绿色通道。

当然,腾讯合作比较成功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最近由腾讯旗下工作室光子和PUBG联手打造的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这款手游在国内外都获得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据2018年3月27日App Annie的数据统计,当天《刺激战场》的下载量占领了国内iOS游戏榜第一,而该游戏的国外版《PUBG:Mobile》在105个国家与地区的iPhone免费游戏榜稳居第一。其中,在78个国家与地区的iPhone全品类免费榜第一。

数据来源:App Annie

更让小顾感到惊讶的是,《PUBG:Mobile》居然还获得了国外权威游戏媒体IGN打出的8.7分(满分10分),所以说腾讯这波操作还是蛮“6”的,不仅将这款游戏顺利本土化,还使其又走出了国门,成为海外市场的“香饽饽”。

而根据育碧最新财报透露,腾讯这次和育碧合作会着手打造一系列手游。之前育碧和Gameloft还是一家人的时候,旗下的手游IP层出不穷,所以育碧在手游制作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就在前一阵子,网传红遍微信的小游戏《跳一跳》是借鉴育碧在2016年发行的《欢乐跳瓶》,随后腾讯立马就找到育碧达成了小游戏的合作,这背后看来有不可告人的...

总之,育碧能甩掉维旺迪,和腾讯达成合作,这就是个比较好的结局了。不过即使育碧一直都秉持着独立经营的精神,企业之间还是危机四伏,育碧确实拥有很强的游戏制作实力,但是其目前的体积还没有办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是努力让自己成为大腿,还是抱上一个靠谱的大腿呢?相信育碧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而身为独角兽企业的腾讯,未来还会继续充当育碧的“白衣骑士”吗?

每日精选

荣耀Magic7创造AI新体验

2024-10-28

生成式AI驱动智能计算新时代

2024-10-28

雷军:小米15涨价依旧超值

2024-10-28

小米13只有残血版澎湃OS 2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