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经典徕卡撞色设计 辨识度太高
在小米15 Ultra发布之前,卢伟冰曾透露,小米手机未来5年高端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在6000元+价格段实现规模化的突破。而能够实现突破的手机,显然就是Ultra影像旗舰了。
小米15 Ultra的升级是很猛的,处理器、电池、镜头等规格上尤其明显,而在影像技术上,通过光学解决问题的做法,也让成本飙升。当然,小米15 Ultra首先是一部手机,如果在影像方面的成本过度就不可取了。那么,小米是如何平衡影像与手机本身,这款影像旗舰又是否能打破小米高端的枷锁。
设计:经典徕卡撞色设计 辨识度太高
首先来看设计,小米15 Ultra在设计上借鉴了徕卡相机的经典设计元素,拼接设计很有徕卡相机的德味风格,并且提供了全新的Ultra铭牌,别的不说,辨识度是绝对拉满了,别人一眼就能认出,你用的是新款小米旗舰。
镜头方面,小米依旧采用了圆形的镜头矩阵,通过火山口设计,从机身背部逐渐过渡,具有一体化的设计效果。
镜头部分的摄像头布局有了很大变化,上半部分被潜望长焦镜头独占,原因是这颗镜头的体积太大了,按照原本的布局根本放不下,因此就变换成了现在的布局。至于造成的布局不均匀的问题,小米则通过徕卡LOGO来进行装饰。
机身背部采用微曲造型与四曲铝合金中框平滑过渡,拿在手中的握持感不错。在配色方面,小米提供了两款徕卡撞色设计,另有纯白和纯黑两个经典纯色版本,个人更喜欢撞色设计,毕竟辨识度更高。当然,小米也提供了IP/68防水,使用时可以比较随意。
正面配备了6.73英寸等深曲面屏,这块屏幕就是小米15 Pro的同款,最高亮度3200nit,支持小米超级阳光屏,强光下的可视性优秀。分辨率3200*1440,支持120Hz刷新率,调光方式为DC+1920Hz PWM。总之在规格上,这块屏幕是挑不出毛病的。
小米15 Ultra搭载了超声波指纹,实测可以在湿手时解锁。小米方面还提供了超敏感触控,戴手套或贴钢化膜,也能灵敏操控。屏幕表面则覆盖了小米龙晶玻璃2.0,耐摔程度提升了16倍。
小结一下,小米15 Ultra在保持家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小变化,带来了造型上的新鲜感,有着符合影像旗舰身份的设计感。
影像:大底潜望长焦 光学的问题光学解决
小米15 Ultra的镜头规格变化很大,四颗镜头依旧保持广角主摄+超广角+直立长焦+潜望长焦的全焦段四摄,但所有镜头几乎都有变化。
直立长焦的变化是最小的,IMX 858传感器和f/1.8大光圈都是没有变化的,不过镜头的焦距从75mm调整到70mm,光变倍数稍稍降低。这样的改变其实更贴合相机镜头的焦段,况且缩短了与主摄之间的光变覆盖空白。
超广角镜头采用了JN5传感器,尺寸为1/2.75英寸,比前代的IMX 858小一些,算是个降级。主摄依旧为5000万像素LYT-900,不过小米取消了可变光圈,采用f/1.63的固定大光圈。至于这两颗镜头降级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放不下了,要给潜望长焦镜头腾出足够的物理空间。
潜望长焦镜头则升级到了2亿像素,传感器采用三星HP9,具有1/1.4英寸大底,支持OIS光学防抖,焦段则设置在100mm,换算下来是4.3X变焦。看似是比上一代倒退了,但通过2亿像素的数码变焦,依旧能实现无损变焦,在8.6X和17.2X变焦均是无损变焦,在更高倍数的变焦中,也能通过AI算法来提升清晰度。
10X变焦拍照
100%放大
我们不妨来看看样张,首先来看一组10X变焦样张,在鸭子入水瞬间进行的抓拍,画面不糊,且水波纹和鸭子本体都比较清晰。100%放大后,连羽毛细节和表面的小水珠细节都完整保留。
10X样张
30X样张
60X样张
这组样张中,10X样张的羽毛清晰度很高。提高到30X变焦后,头部的特写的小羽毛充满了细节,值得注意的是眼睛细节,放大后甚至看到倒影。继续变焦到60X后,瞳孔清晰深邃,边缘的毛细节清晰,已经具备了微观的还原能力。这样的变焦能力,对手机来说肯定是够用了。
与小米14 Ultra相比,小米15 Ultra的长焦镜头,具备更高的无损变焦能力,在实际样张表现中,在两部手机的无损焦段上,清晰度差距并不明显。
30X变焦中,小米15 Ultra的清晰度明显更高,小米14 Ultra有了模糊感,原因也显而易见,小米15 Ultra是在无损画质下放大不到1倍,小米14 Ultra则放大了3倍。
继续变焦到60X焦段,差距就更明显了,小米14 Ultra的建筑表面已经有马赛克感了,数码变焦痕迹明显。小米15 Ultra则是清晰丝滑,根本看不出软件痕迹。由此可见,小米15 Ultra的潜望长焦镜头是真的有用,大幅度的提升了超长变焦的拍照效果。
长焦方面的改善,只是小米15 Ultra影像手机的冰山一角,小米这次的最大改进,则是在光学层面进行的。按照小米的理念,有些问题必须要通过光学渠道来解决。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鬼影、眩光问题,就是因为光线在镜头中进行反射所造成的。
小米15 Ultra在光学层面,进行了多种技术改进。在表面的保护玻璃采用了康宁GG7i玻璃,不仅有着更高的硬度和防刮能力,还在玻璃两面都进行了镀膜来降低反光率;镜片采用了树脂材质,优势是高通透性,还能吸收更多的红外光,降低紫边情况并改善偏色问题;内部镜头还采用了金字塔镀膜,这是一种纳米级别的规则性镀膜,能够通过独特的结构控制光线走向,进一步减少反光,从而通过光学手段来解决手机拍照的顽疾。从样张来看,在容易产生鬼影的典型场景中,小米15 Ultra的表现确实更好,更少的反射率让鬼影几乎不被肉眼所察觉,上一代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鬼影。
小米方面认为,之前的夜景算法能解决问题,但也存在拍照物体固定、画面失真、无法抓拍等问题。小米15 Ultra的主摄和潜望长焦都是大底大光圈镜头,在夜景拍照上具有进光量优势,单凭光学层面,就能在夜景中获得足够的进光量和高动态范围,获得更真实的夜景效果。实拍样张中,小米15 Ultra和小米14 Ultra都具备非常通透的效果,拍照参数也完全相同,毕竟是相同的传感器。
小米15 Ultra
小米14 Ultra
将照片放大后,就能看到差距了。小米15 Ultra保持干净通透的画面,栏杆和圆球表现清晰。小米14 Ultra的画面有噪点,栏杆边缘有明显毛边,球体同样。看来光学层面的表现,真的应该被手机厂商所重视了。
另一组样张中,小米15 Ultra的曝光时间更短,画面宽容度更高。放大后可以看到,对玻璃后灯光的压制恰到好处。
夜景长焦方面,小米15 Ultra的清晰度更高,远处的楼牌可以看清文字;小米14 Ultra则是勉强可以看清。
在反差特别明显的远景夜景中,小米15 Ultra有着更高的感光度,但画面的表现非常接近真实情况,没有高光压制不够的情况,作为背景的建筑也保留了,小米14 Ultra的这部分就丢失了;发光部分显得非常均匀,同时画面纯净,降噪情况也非常好。
在人像拍照上,小米15 Ultra的主摄和潜望长焦均具备大光圈,在人像虚化上完全就是光学效果,配合第二代小米人像大模型2.0带来的优化,人脸会呈现更出色的立体感。
在光线比较充足的环境下,小米15 Ultra的人脸肤色表现非常自然,光影感十足,看起来十分立体,作为特写的清晰度足够。
一些复杂的环境中,小米15 Ultra的测量更准确,人脸明亮不暗,对于大众用户来说十分友好。
小米15 Ultra在人像虚化效果上堪称绝活,首先是有明显的前后景区别,效果十分自然,让人像有了更为突出的效果。这种虚化能力是具备全焦段支持的,总之就是随便怎么拍都好看。
在视频拍摄上,小米15 Ultra提供了ACES log模式,对专业人士来说,更方便后期调色。并且支持了全焦段8K不限时视频录制,看来这次的散热确实给力了,也更需要大存储版本了。对普通用户来说,在自研四轴防抖支持下,拍摄也更稳定了。另外,小米也提供了全新的徕卡限定水印,在分享照片时,也能让人知道你用的是最新款。
配置性能:旗舰标准规格 续航能力暴增
小米15 Ultra作为一款旗舰定位的手机,配置方面自然是直接拉满的。骁龙8至尊版+LPDDR5X+UFS 4.0的旗舰标配不用过多介绍,而真正想要将这套配置的潜力发挥出来,与散热密切相关。
小米15 Ultra在散热上奔放了一回,内置了双路翼型散热,通过一块大面积的VC,覆盖了SoC和主摄这两个主要热源。VC内部采用了双路循环,SoC和主摄各领一路,整个散热结构与中框相连,实现快速导热,SoC的温度预计可降低3度。
那么我们不多废话,直接来看游戏表现,原神极高画质30分钟游戏,平均帧率59.68帧,无视觉卡顿,帧率有小幅度的波动。平均功耗4.61W,正面41.7度,背面42.3度。
续航方面,小米15 Ultra提供了6000mAh大电池,比上一代提高了700mAh,已经达到了大众接受的主流水准。实测3小时续航剩余电量68%,小米14 Ultra在同样测试中剩余电量63%,续航提升相当显著了。
快充方面,小米15 Ultra提供了90W有线快充和80W无线快充,两种快充规格的功率十分接近,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充电即可,不会有太大的充电效率。实测15分钟充电47%,30分钟充电81%,47分钟充到100%,65分钟结束涓流完全充满。
在通信方面,小米15 Ultra同样提供了T1+双T1S的专用芯片,支持弱网环境的提前预测和定向优化。无网通信上升级到了7公里的双向无网通信;卫星通信上支持北斗+天通全方案支持,通过专用天线进行通信,不占据GPS天线,因此在使用时能同步实时位置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5 Ultra提供了一个AI人像动态壁纸功能,可以让我们拍的静态照片动起来。该功能通过AI运算完成,提供的动态效果比较真实,大家尽可使用心仪的照片当桌面使用。
总结:影像打造差异化 扛起小米高端旗帜
在手机影像能力上,算力的飞速发展让大家感到算法仿佛无所不能,但小米15 Ultra告诉我们,有些影像的事情还必须得用光学方式来解决。通过光学层面提升的透光率和降低的反射率,让原始照片信息更丰富准确,也给算法留下了更多的处理空间。
我们客观来说,小米15 Ultra的后置镜头是有升有降的,不过主摄和潜望长焦这两颗镜头是立住了,而这两颗镜头正是最常用的。甚至我们大胆假设,哪怕只保留这两颗镜头,小米15 Ultra的影像能力依旧是十分能打的。
在影像功能之外,小米15 Ultra的其它体验也是水桶级别的。总之,小米15 Pro有的,小米15 Ultra基本都有。
当然,小米15 Ultra也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潜望长焦妥协了一些其他规格,单手握持手感有些“头重脚轻”。这些问题既然能在小米15 Pro中解决,下一代的小米影像旗舰,是不是也能改改。
最后还是聊聊价格,小米品牌手机目前就是要在高端打出品牌形象,手机影像是最能体验差异化的功能之一,小米15 Ultra作为影像旗舰自然就是作为品牌形象的不二之选了。以往小米所建立起的性价比标签,对小米高端化是不利的,如何在提高价格的同时,还能让消费者觉得价格值,就是小米面临的重大挑战。
6499元的起价,是小米对高端市场的再次试探。客观来说,的确物有所值,毕竟小米在光学上下了大成本,解决了移动影像的一些顽疾。上一代的Ultra旗舰在全球市场表现不错,小米15 Ultra这次选择全球同步发售,稳固高端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