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消息称英伟达要求笔记本电脑制造商要清楚地列明GeForce RTX 50系列移动显卡的完整功率规格;AMD后续将推出的Gorgon Point系列APU曝光;英伟达推出G-Assist自然语言助手;紫光闪存推出UNIS SSD S5以及UNIS SSD S5 Ultra系列PCIe 5.0 SSD。
英伟达要求列出RTX 50系移动显卡功耗 避免玩家误解
目前英伟达已经正式解禁了首批搭载RTX 50系列笔记本GPU的游戏本产品评测,产品则将从本周开始陆续上市,这一时间也卡在了一季度的末尾,似乎也并没有违背最初一季度上市的承诺,不过具体的供货情况可能还要等到上市之后才能够了解。不过针对新的产品系列,英伟达也对产品标识作出了一些改变。
在过往的产品当中,经常会出现搭载旗舰GPU,但是由于功耗受限导致实际的性能表现与产品等级并不匹配的情况。而据外媒ComputerBase的最新消息显示,英伟达现在要求笔记本电脑制造商要清楚地列明GeForce RTX 50系列移动显卡的完整功率规格,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性能受限问题,因为这可能导致使用相同型号GPU却出现意想不到的性能差距。这种情况的出现尽管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这种混乱背后的真正原因,与英伟达放弃Max-Q和Max-P标签有一定的关系,这使得消费者对于功耗表现缺乏认知,仅能够凭借显卡等级进行判断。显然,目前英伟达在市场的压力下开始改变政策并实施新规定,要求列出重要信息,包括基本TGP、Dynamic Boost、以及对应的频率等。
鲜辣酷评:其实大部分用满功耗的品牌是会主动标出来的,实际上这次改进更多是让性能本以及独显轻薄本用户选购时能更简单的分辨。
AMD下一代Gorgon Point APU曝光 小幅升级架构不变
LG上周在韩国的一场活动中展示了下一代AMD APU产品线的信息,同时也意味着LG可能将会在明年推出采用AMD芯片的笔记本产品,过去的数年当中它们仅有采用英特尔移动处理器的产品。
根据曝光的PPT来看,AMD计划推出Gorgon Point系列APU,属于锐龙AI系列产品线,该系列的升级并不大,可以看做是锐龙8000系列与锐龙7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关系。PPT显示新产品线有7款产品,但仅有两款产品升级了配置。顶配依旧是采用了Zen 5架构的12核24线程、36MB缓存、16CU RDNA 3.5核显,对比锐龙9 HX 370仅频率提升了0.1GHz,NPU算力提升至55TOPS。
此外还有一款8核锐龙AI 7型号得到升级,拥有8个内核、16个线程、24MB缓存、8CU RDNA 3.5核显、5.2GHz以上的最高主频,以及通过XDNA2 NPU实现的55+AITOPS,依旧是在主频以及NPU性能上得到了升级。在性能方面,在CinebenchR23测试中,AMD的Gorgon Point“Ryzen AI”APU的单线程能力将提升10%,多线程能力提升12%,不过整体测试功耗较低,尚不清楚在更高功耗下的表现如何。
目前不清楚这些新产品是否将沿用锐龙AI 300系列的命名,但考虑到锐龙200系列的出现,该系列新品被命名为锐龙AI 400系列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此外,AMD在该会议上透露,RDNA 4架构预计将无缘核显,换代的新核显有望直接用上全新的UDNA统一架构,可能将于2026年与我们见面。
鲜辣酷评:又是一次NPU升级的换皮迭代,英特尔今年可是要进行正经的换代的,AMD能不能顶住压力也犹未可知。
英伟达推G-Assist人工智能助手 独显驱动支持语音输入
英伟达此前已经推出了使用其显卡本地算力的本地聊天软件ChatRTX,开始构建自己的AI应用生态。上周,英伟达为其GeForce RTX显卡推出了一项新功能:G-Assist自然语言助手,可帮助您轻松控制和优化系统。这款GPU聊天工具软件支持文本和音频输入,因此您可以与电脑进行实时对话。目前该款软件已经支持在NVIDIA App当中下载,目前仅支持英文。虽然这款人工智能模型的功能有限,但它支持各种命令,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更多信息。不过,它并不打算像大型模型那样复杂。它的目的是帮助玩家实现基本功能,并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如实际控制电脑,还能访问英伟达的知识库,用户可以随意提问,不过实际回答将由其连接的外部LLM完成,目前连接的是Gemini,需要玩家提供自己的API代码进行绑定。
该软件可以回答有关英伟达技术(如DLSS和G-SYNC)的基本问题,并能根据用户偏好和硬件能力优化游戏设置。它还提供了启动游戏、GPU超频和管理游戏录制的功能。此外,该软件还可以检查和更新GPU驱动程序,监控CPU和GPU利用率等系统性能指标,并分析游戏性能并提出改进建议。除游戏外,该软件还提供管理外设和房间照明、设置风扇配置文件和监控电源使用情况的工具。它还能提供详细的系统规格报告,如GPU型号、VRAM和显示信息。该软件包括设置刷新率、检测帧速率限制器以及分析系统响应速度和能效等高级功能。此外,它还能绘制各种性能指标的时间曲线图,帮助用户直观地了解系统行为。G-Assist目前支持罗技G系列设备、海盗船RGB设备、Nano leaf面板和微星主板风扇控制的插件。
设备配置需求方面,这款软件目前仅支持12GB显存以上的RTX 30系及更新的显卡,具体需求详见下图。
安装完成后,按Alt+G激活G-Assist。当用户向G-Assist提问或提出要求时,如优化图形设置或检查GPU温度,GeForce RTX GPU会短暂分配一部分算力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如果您同时在玩游戏或运行其他GPU高负荷应用程序,那么在这几秒钟内,渲染速度或推理完成速度可能会出现短暂下降。一旦G-Assist完成任务,GPU就会恢复到为游戏或应用程序提供全部性能。
除此之外,G-Assist专为社区驱动的扩展而设计,意味着玩家可以引入自己的插件和扩展。英伟达发布了一个GitHub存储库,其中包含创建插件以添加新功能的示例和说明。社区开发人员可以用简单的JSON格式定义功能,并将配置文件放入指定目录,让G-Assist自动加载和解释这些文件。开发人员甚至可以将插件提交给NVIDIA进行审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纳入其中,从而为他人提供这些新功能。
鲜辣酷评:英伟达为N卡搞的这些本地AI应用目的还是很明显的,就是为了完善本地的算力生态。不过目前还不支持其他语言有些可惜,看看什么时候能够支持中文或者支持其他大模型接入。
紫光闪存推S5/S5 Ultra PCIe 5.0 SSD 配石墨烯散热片
上周,紫光闪存宣布推出UNIS SSD S5以及UNIS SSD S5 Ultra系列PCIe 5.0 SSD,两者均搭载3D TLC NAND闪存,配备了1mm石墨烯散热配件,分别采用无缓存和有缓存设计。紫光闪存表示,新产品将凭借优异的性能参数,超速的动力,致力于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解锁AI无限可能。
UNIS SSD S5系列采用了M.2 2280规格单面设计,不仅能与市面上绝大多数主板完美适配,还具有出色的散热表现。其搭载了12nm工艺制造的主控芯片,PCIe 5.0 x4通道,基于DRAM-less设计,利用HMB(Host Memory Buffer)动态缓存功能,借助主机系统内存来临时存储数据,并搭载SLC Cache。UNIS SSD S5系列最大顺序读取速度为14900MB/s,最大顺序写入速度为12900MB/s,4K随机读取可达1800K IOPS,4K随机写入可达1700K IOPS,1TB和2TB的质保写入量分别为600TBW和1200TBW,近乎触及PCIe 5.0标准的性能天花板。
UNIS SSD S5 Ultra系列采用了M.2 2280双面设计,外观设计更具科技感。其PCBA融入独特的线条元素,勾勒出富有层次感的外观轮廓。同时PCBA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一方面保证了坚固性,另一方面优化了散热效果。其搭载了6nm工艺制造的主控芯片,PCIe 5.0 x4通道,搭配独立缓存,进一步提升了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速度。UNIS SSD S5 Ultra系列最大顺序读取速度为14200MB/s,最大顺序写入速度为13400MB/s,4K随机读取可达1700K IOPS,4K随机写入可达1600K IOPS,2TB和4TB的质保写入量分别为1200TBW和2400TBW,更加注重生产力方面的赋能。
鲜辣酷评:一款有缓一款无缓,不同需求都能兼顾,速度也非常快,紫光虽然入局消费级硬盘行业不久,但是产品规划和产品力还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