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柏VT1(二代)系列电竞鼠标评测
国产外设大厂雷柏近年来持续加大自研技术投入,从V+无线技术到全新模具开发,特别是在与原相进行深度合作之后,推出的VT1/VT3系列游戏鼠标获得了不少玩家们的青睐,价格方面相比竞品也是十分具有优势,百元档位即可拥有千元级游戏鼠标的体验。今年雷柏继续发力,全新推出中小手,搭载第二代VT电竞技术的VT1(二代)系列无线电竞鼠标,开启199元起普及NORDIC 54芯片的“卷王”之路!
本期雷柏VT1(二代)系列鼠标来到PChome评测室,包括采用全新原相定制3950 Ultimate传感器的雷柏VT1 MAX和采用原相定制3398传感器的雷柏VT1,售价分别为329元和199元起。下面为大家带来这两款游戏鼠标的详细体验。
中小手抓握首选 多种时尚配色
全新雷柏VT1(二代)系列延续一代的包装风格,镭射质感的外包装以及抽拉式内盒兼具高颜值和功能便利性。
外观设计方面,雷柏VT1系列是极具特色的原创模具产品,从一代开始便深受不少中小手,特别是抓握玩家们的喜欢。
雷柏VT1(二代)延续了这一优秀设计,同时在多个细节进行了优化,例如侧键的位置进行了微调,与一代相比略微迁移了一点,拇指操控起来更方便了,加上表面磨砂工艺的改进,使用更舒适,也更不容易误触了。
雷柏VT1(二代)两款的三围尺寸均为119*62*38mm,重量不含接收器和收纳仓盖的话只有49克左右,依旧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堪称中小手万金油。
鼠标造型圆润,低背弧度恰到好处,既能给手掌带来丰盈的支撑,又不会有顶手的感觉。两侧腰线自然收缩,无论是抓握还是趴握,手指都很舒服,让你一秒找到贴合度。鼠标两侧加高侧壁的设计移动起来也更灵活,不会夹手。
配色上,雷柏此次为VT1(二代)系列鼠标提供了焰影橙、星空黑、皎月白三种时尚配色,黑、白两色自然是经典搭配,而新的焰影橙则更具活力,色彩搭配极为动感。
不过不同的是,雷柏VT1 MAX和VT1在表面涂层方面不太一样,VT1 MAX三种配色全部采用了亲肤防滑涂层处理,而VT1则只有焰影橙款采用此涂层,星空黑、皎月白两种配色则是采用了类肤磨砂工艺,不过两种手感在使用起来感觉差异并不大,要说区别的话就是VT1 MAX可能更丝滑一点。
按键方面,雷柏VT1(二代)系列依然采用经典键位设计,左、右键、滚轮、DPI加减按键、两个分离式侧键,以及底部的DIY按键。但厉害的,这个10个按键(滚轮前、后、按下可单独设定)不分Windows和macOS系统,均支持功能自定义。
首发NORDIC 54主控芯片 原生双8K
性能方面,雷柏VT1(二代)系列最大的看点就是雷柏二代电竞技术平台,首发搭载NORDIC 54主控芯片,搭配第二代V+无线技术,可以说是一步到位,极致搭配了。
NORDIC 54主控集成高效MCU,相比上代的NORDIC 52芯片,主频提高2倍,无线数据传输带宽提高两倍。因此雷柏VT1(二代)系列在连接性能上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系标配新款微型nano 4K接收器,体积和普通接收器一样小巧的同时,还配备了可显示电量和连接状态的指示灯,细节加分。
全系支持原生级有线/无线双模下的最高8000Hz回报率,7档可调,微秒级响应,只需要在驱动性能设置中开启8000Hz开关即可,就可以享受到目前千元级旗舰鼠标才有的超高无线回报率体验。
雷柏自研V+无线游戏技术更新到2.0版本,8K回报率下仅有0.125毫秒的超低延迟,媲美有线鼠标。此外,还有智能无线传输芯片的加持,能够提供10米距离的稳定无线传输。
得益于独立天线设计,鼠标支持自适应信号增强和变频档位调节,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升30%。特别的是,驱动性能里还可以调节无线射频的策略,根据信号响度可以智能调节射频功率,这样一来就更加节能,续航时间相对会有一点延长。
当然对于游戏发烧友们来说,狂暴竞技模式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此时,鼠标的静态扫描帧速率超过20000次每秒,将传感器扫描频率和无线传输性能最佳化,提高定位准确性、强化跟手感,可以说是榨干了原相3950的性能,此时鼠标在手如有神助,轻松拿捏游戏。当然了,这是独属于VT1 MAX的专属模式。
因为雷柏VT1 MAX搭载了与原相硬件电竞级定制的3950 Ultimate传感器,支持原生10-45000的DPI调节,750IPS追踪速度,50G加速度,支持0.7-1.7mm的LOD调节。雷柏VT1则是配备了定制的原相3398传感器(高定3395),支持最高26000DPI,1-2mm的LOD高度可调,同样也是旗舰级的性能表现。
特别的是,配备原相3950 Ultimate旗舰传感器的雷柏VT1 MAX还支持了玻璃追踪技术,在玻璃鼠标垫甚至是透明的钢化玻璃上使用都是没有问题的。随着玻璃鼠标垫的流行,这一点也是许多消费者购买游戏鼠标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雷柏VT1系列鼠标还支持横向X和纵向Y轴DPI独立设置的功能,也就是说两个方向上的DPI可以不同。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呢?比如玩FPS射击游戏时你可以将Y轴DPI设置的低一点,这样控枪更稳;再比如使用带鱼屏超宽屏显示器或是多屏显示器组合的时候,将横向X轴的DPI调高一点,移动起来会更方便。
此外雷柏VT1系列还支持光学传感器的多档静默高度调节(LOD),VT1 MAX支持0.7-1.7毫米的调节距离,VT1支持1-2毫米调节(这也是行业唯一一家支持高精度调节的3395),满足用户的精细化操作要求,例如有“抬鼠”使用习惯的用户就可以设置自己的工作高度。
微动方面,雷柏VT1系列游戏鼠标两款略有区别,VT1搭配1亿次寿命的欧姆龙机械微动,持久耐用;VT1 MAX则是搭载1.2亿次寿命的雷柏瑞讯定制特调的光微动,并且也是根据欧姆龙的手感进行了微调,手感清脆,反应灵敏。
雷柏VT1和VT1 MAX都搭配了200万次的凯华定制滚轮编码器,滚轮带有刻度,滚动清晰,也没啥杂音。表面是橡胶材质外加防滑纹理,防汗防滑效果不错。
雷柏VT1系列鼠标上,雷柏自研的C+分离式按键预压校调技术也升级到了2.0版本,新增了防掰保护和抗摔保护,前端加装按键限位卡槽,保障按键间隙一致,提高了使用寿命。如果意外摔落时,也能更好的保护鼠标的预压结构。
分离式微动PCB板减少了部件之间的互相影响,保障了一致的手感。还可以通过调整独立按键板的螺丝松紧程度,改变按键的软硬手感,满足个性化的手感要求。
通过拆解,我们也可以发现,雷柏VT1(二代)在内部结构设计上所做的努力,极客之芯2.0功能化模块堆叠更紧凑,新的PCB板面积比上代减少了39%、重量减少33%,这哪是普通的代际提升啊,这简直是全新设计的产品了!
值得注意的还有微动连接板的变化,新的子板重量减轻,连接点也减少了,信号稳定性增加,降低了故障率。
PCB等电子总成部分的优化,让整个鼠标的重心位置更加合理,也是雷柏VT1拥有更好手感的基础。
统一A Hub驱动极简易用 超长续航支持丰富配件
作为一款游戏鼠标,雷柏VT1系列同样拥有丰富的可玩性,尤其是新的A Hub驱动程序更新之后,借助驱动可以实现丰富的自定义功能和个性化设置,同时兼容Windows和Mac双平台,支持本地端口和网页版。
通过A Hub驱动程序可以进行DP设定、按键自定义、回报率、LOD、传感器角度调节、拨轮修正等丰富的功能设置。前面已经说到,雷柏VT1系列的10个按键都是支持自定义功能的,借助驱动程序可以将鼠标上的按键定义成各种预设功能,同时也支持组合键和宏定义,让你自由发挥。
特别的是,A Hub驱动不仅支持将配置文件一键上传至云端,通过雷柏云存储账号同步到其它设备,更是支持配置文件跟随应用自动切换,也就是说根据使用场景可以自动切换相应的配置文件,避免反复切换设置,更加的智能了。
如果你不想下载安装驱动程序,也可以直接使用VT2代的网页版驱动,功能与安装版几乎一致,懒人专享了可以说是。
续航能力方面,雷柏VT1系列游戏鼠标配备800毫安时大电池(注意是通过3C认证的电池喔),如果在1K回报率的设置下,最长续航时间可以达到500小时,也就是连续使用超过20天,正常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使用更硬核的8K模式,续航时间在100小时左右,堪称是目前续航最强的旗舰鼠标。这也是也不是纯靠大电池实现的,而是V+无线技术接触的算法,从根源上解决的续航焦虑。
至于充电,鼠标支持有线充、无线充、触点充等多种方式,底部的可替换底盖设计可以兼容雷柏P3无线充电模块、P5触点充底座等配件,配合雷柏V10RGB无线充电鼠标垫,使用体验也是极好的。
实际体验下来,全新的雷柏VT1(二代)系列鼠标可以说是更加趋于完美的VT1,在设计和手感方面延续前代优势的情况下还有优化;在性能上更是直接拉满,无论是VT1 MAX的旗舰引擎原相3950,还是VT1的3398,都带来了8000Hz超高回报率的支持,二代V+无线技术的加持、超长续航时间,很难想象这些卖点出现在百元售价的游戏鼠标身上。
至于雷柏VT1 MAX和VT1的区别,其实主要在于极限性能的这一块儿,手感、续航以及8K这些都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你有极致电竞需求,或是使用玻璃鼠标垫,那么329元的雷柏VT1 MAX是首选;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其实199元起的雷柏VT1(二代)已经足以满足95%以上玩家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