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部分,Dell Pro 14 Premium搭载Intel酷睿Ultra 200V系列移动处理器,还获得了英特尔vPro商用认证。
借助英特尔vPro平台,企业的IT部门可以获得多层安全保护、远程管理功能和可靠的稳定性,从而满足业务需求。对于企业来说这一点是比性能优先级更高的事情。
酷睿Ultra 200V代号Lunar Lake,采用台积电3nm(TSMC N3B) 制程工艺,8核心设计,默认功耗17W,性能核心最高频率可达4.8GHz。
特别的是,Lunar lake还集成了全新的第四代NPU,拥有最高48TOPS的AI算力,相较上一代AI性能提升60%,能够为AI应用加速。例如Windows 11中的Microsoft Studio Effects效果,就可以运行在NPU上,在视频通话期间带来背景消除、眼神交流等高阶功能,同时保持低功耗运行,带来出色影音体验。
绝对性能方面,本机搭载的Ultra 7 268V处理器在CPU-Z的测试中,多线程得分达到5035分,已经接近于默认65瓦的第九代桌面酷睿i9处理器,能效比非常出色。
在CINEBENCH R23的测试中,Ultra 7 268V取得了单核1997 pts,相比酷睿Ultra 7 155U高出约9%左右。至于多核心性能,由于取消了超线程,总共8核心8线程的情况下,功耗释放略微保守了一点,成绩为7865 pts。
显卡部分,Ultra 7 268V集成Intel Arc 140V GPU,采用全新Xe2图形微架构,GPU性能相比上代大幅提升。
在3DMARK测试中,FireStike场景得分超过达到6531分,TimeSpy得分3135分,堪比入门级独显!在Adobe Photoshop、Premiere等创作程序中,可以获得硬件加速效果,提升了工作效率。
性能输出方面,Dell Pro 14 Premium采用双风扇散热系统,可增加20%的气流,运行时几乎感受不到噪音,非常安静,可以说是Dell Pro系列中最安静的笔记本电脑了。
在AIDA64的15分钟CPU满载(FPU)运行之后,CPU的平均输出功耗为14瓦,最高功耗达到39瓦,CPU封装温度平均仅有62°C,不过核心运行频率出现降频,性能策略较为保守。
内存方面,由于酷睿Ultra 200V集成了MoP封装式内存,为板载32GB、LPDDR5X规格,频率达到8533MHz。在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的测试中,内存读取、写入、复制速度分别为86543 MB/s、115.12 GB/s、104.85 GB/s,延迟109.7 ns,运行速度非常快,日常使用中响应更迅速,多任务切换不再卡顿。
硬盘方面,本台Dell Pro 14 Premium测试机搭载了来自西数的NVMe PCIe 4.0固态硬盘,容量2 TB,在CrystalDiskMark的测试中,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6392.49 MB/s、5777.87 MB/s,4K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63.96 MB/s、129.94 MB/s,整体表现值得肯定,属于Gen4 SSD中的优秀水平,兼顾大容量和高速度,拷贝大量文件、运行大型程序都能减少等待时间。
整机性能方面,Dell Pro 14 Premium在PCMark10的测试中,综合得分高达7304,已经是远超专业级笔记本的性能水平。其中常用基本功能得分10748分,生产力得分为10217,数位内容创作为9631,这意味着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照片编辑、视频编辑等生产力创作,该机都能轻松HOLD住。
在跨平台的CrossMark测试中,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Dell Pro 14 Premium的总体得分高达1715分,在生产率、创造性、反应能力等三个部分的测试中表现不俗。
续航方面,Dell Pro 14 Premium虽然机身轻薄,但还是配备了60Wh容量的大电池,加上酷睿Ultra 200V出色的功耗控制,在PCMark10的现代办公电池续航测试中(Windows电源管理平衡,Wi Fi蓝牙开启,屏幕亮度40%),成绩惊人,高达17小时23分钟,这个成绩还是相当厉害的,应付移动办公是毫无压力,即使出门没带充电器也不用焦虑。
充电方面,Dell Pro 14 Premium标配两段式C口电源适配器,最高功率60瓦。充电曲线显示,充电速度非常线性,前90分钟内,每15分钟可以充进13%的电量,之后进入涓流充电,2小时内接近充满,是比较常规的充电速度。
Dell Pro 14 Premium延续了品牌一贯的精湛设计与可靠品质,在产品定义上展现出更深的思考与功力。用一个词形容,它的特点就是“平衡”。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性能表现,这台机器都显得非常克制,但又十分的有细节,在高端轻薄本客户更关注的便携、续航、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表现出色。再次诠释了戴尔高端轻薄笔记本的卓越品质与极致追求,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