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BQ-390充电器测试(一)
本文作者:IRC163
作为日本两大镍氢电池生产厂家,松下和三洋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2002年4月,松下首先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出了2000系列的镍氢充电电池和BQ-390快速充电器,但随后三洋推出了2100和2300系列的镍氢充电电池和NC-M5x / M6x快速充电器,使松下在这场两强的竞争当中一直处于下风,但松下也一直没有放弃镍氢电池方面的研发。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松下终于在2004年4月正式推出了2400系列的镍氢充电电池(min.2230mAh),试图在这场竞争中再占上风。那么新的2400系列套装的性能如何呢?下面就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在选购电池和充电器的时候有所帮助。
我测试的这套套装的型号是: K-KJP5SC,它由1个快速充电器 -- BQ-390和4节松下2400mAH(min.2230mAh)-- HHR-3SPS 组成。
BQ-390快速充电器的外观:
BQ-390快速充电器的参数:
- 输入: 100-240V 全球电压,电源直插式
- 输出: DC 1.5V 2.2A/0.86A
- 充电电流: 5号 1-2节 1100mA 3-4节 550mA
7号 1-2节 430mA
松下BQ-390充电器测试(二)
充电器内部: 可以看到制版日期是2004年3月18日,这正是针对松下2400电池生产的(2400电池2004年4月1日上市)
电器背面:和老版本相比少了两个元件,这也是引起许多网友争议的地方.
据我的分析,这两个元件是多余的。因为BQ-390有6个充电通道,其中4个是5号电池的,2个是7号电池的。因此原来使用的6个元件,但BQ-390的1、3槽是5号电池和7号电池共用的,在1/3槽中的某一个槽充电5号电池的时候是不可能再充电7号电池了,因此这2个元件是可以省略的,它不会对充电器的性能产生影响。
BQ-390充电器的特点:
。4回路独立充电控制。
可以同时充电1-4节5号电池或者1-2节7号电池,不同容量和规格的电池可以混合充电。既可以充电镍氢电池也可以充电镍镉电池(但镍氢和镍镉电池不能同时充电);
。松下专利的电池取放设计,轻压电池负极,电池自动弹出(仅限第2和3槽);
由于BQ-390是松下在2002年4月随着2000系列的电池推出的,3年以来松下一直都没有更新这款充电器,因此BQ-390在技术和功能上都稍显落后,不清楚为什么松下一直都没有推出BQ-390的升级版本。BQ-390还有一种配红色指示灯的版本,这个版本是随2000电池推出的,它和目前的绿色指示灯的版本没有区别,之所以将红色指示灯改为绿色是因为BQ-390的充电指示灯在充电的时候是闪烁的,而用红色的指示灯,闪烁的红色指示在很多国家都有告警的含义,因此为了使产品更加适应国际化,当松下推出2100系列电池的时候,BQ-390就都改为绿色指示灯了。
BQ-390还有一个姊妹型号,就是BQ-395,BQ-395和BQ-390的唯一区别就是BQ-395不是直插式的,而是带电源线的版本。通过配备不同规格插头的电源线以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比如在国内销售的就是配备两相国标插头的电源线,而在香港销售的版本,配备的就是英标插头的电源线。
BQ-390在充电5号电池的时候,充电速度比SANYO NC-M5x 系列要慢,并且在充电1-2节的时候不能人为选择倍速和标准充电,但BQ-390在充电7号电池的时候,充电速度比NC-M5x要快。
松下BQ-390充电器测试(三)
再看看松下2400的电池,外包装设计很漂亮,和以前的松下镍氢电池相比,min. 2300mAh的字印刷的很大,同时电池是高度也提高了1mm,可见松下的技术也发挥到极限了。生产的日期是2004年2月,电池的产地是中国,松下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将镍氢电池的生产全部转移到中国无锡了,为此,松下还将在日本的工厂裁员数千人。
各款松下电池的高度:
- 松下2400----------------------50.3mm
- 松下2100----------------------50.2mm
- 最大5号电池规格---------------50.5mm
实验报告:
为了验证BQ-390充电松下2400电池的情况,特别进行以下试验:
充电之前,先测量了一下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将数字万用表的20A档串联在充电回路中,万用表的数字显示在0.25-1.5A之间波动,表明充电电流正常。然后将4节电池放电,使用自制的放电设备放电,放电电流可以调节,开始的时候用大电流放电,当电池电压到1.10V,改用小电流(50mA)放电,因此可以将电池完全放电(静态测量电池电压为0.99x V)。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将电池尽快激活。
第一次充电开始,4节同时充电,共充电340分钟绿色指示灯常亮(表示充电结束),远远超过规定的充电时间(270分钟),同时也超过了以前认为的最长充电时间(290分钟),感觉很奇怪,后来看了一下充电器的说明书,发现原来BQ-390是可以充电镍镉电池的,在充电镍镉电池的时候充电电流是变动的,充电时间不固定,可能是这个缘故。摸了一下电池,有一节电池很热,其它电池不热,说明除一节电池外,其它3节电池在这之前已经停止充电了。由于BQ-390只有一个指示灯,即使4节电池中有一节电池没有停充,充电指示灯也是闪烁的,所以不能看到具体每节电池的充电情况,这给测试带来一定困难。测量了一下电池的电压,分别是: 1.430V / 1.381V / 1.382V / 1.402V 很明显,只有1节充满(发热的那节,过充),其它三节虽然停充,但没有充满(提前结束充电了),电池没有完全激活。
松下BQ-390充电器测试(四)
继续实验前,先做3个充放电循环以激活电池(将电池充电完毕后立即进行放电,放电结束后立即进行充电),再同时充电4节电池,这次在充电了290分钟的时候充电结束,看来这次是到达最长充电时间了,但仍然未正常停止,测量4节电池的电压,发现其中三节电池的电压是1.42x V左右,一节电池是1.438 V,应该是这节电池过充了,电池仍然没有激活。 为了保持电池的一致性,将4节电池再做3个充放电循环.
然后再将4节电池同时充电,这次很正常,在260分钟结束了,为了慎重起见,又做了三次充放电实验,每次都在260-270分钟左右结束,如果将电池全部放电至静态1.0V再充电的话,充电时间为275分钟左右。至此,BQ-390充电松下2400的电池完全正常了,充电结束后各电池的电压都在1.42x V左右。随后又使用BQ-390对新上市的三洋2500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充电4节2500的电池,完成充电时间是285分钟,说明BQ-390也能够充电2500的电池,由于BQ-390的镍氢电池最长充电时间为290分钟,所以充电2500mAh的电池基本上已经到了一次最大充电的极限了。
虽然BQ-390能够正确充电松下2400电池了,但在测试中也发现,松下2400的电池已经不如原来的松下2100电池的一致性好了,再综合松下电池高度增加和不容易激活等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松下在镍氢电池方面的技术已经发展到极限了,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推出更高容量的镍氢电池了。
经过实验,我认为,出现BQ-390不能一次充满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充满松下2400的电池的现象,并不是充电电流小的原因,而是BQ-390充电器-dV的判断出现失误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 松下2400电池不太容易激活,这可能和电池使用的正负极材料和制造工艺有关,但同时也可以说明松下2400电池的存储特性应该不错。松下2400电池一般完全激活次数要充放电循环10次左右。而以前的电池一般循环3-5次就可以激活。
- BQ-390充电器没有对未完全激活电池的判断功能。这个也很正常,毕竟是2002年上市的产品了。由于新电池未激活之前充电曲线和完全激活的电池有很大不同,所以这就造成了BQ-390的充电判断失误,在应该充满自停的时候不能够自停。SANYO NC-M55之后的充电器都有对新电池充电曲线变化的判断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于松下2400电池的实际容量大小,使用三洋NC-MR56做了一个粗略的测试,四节电池完全放电后再使用NC-MR56进行测试(使用快充槽),4节的充电时间分别是117分钟、118分钟、119分钟、119分钟,这和三洋2300电池充电时间115分钟略长,说明电池的容量比2300略高,然后使用NC-MR56的放电功能对充满的2400电池进行放电,放电的时间是8小时10分钟,对比三洋2300的放电时间8小时也是正常,以上两项测试都说明松下2400电池的容量比三洋2300略高。
下面是日本的网友公布的对松下2400和三洋2300的容量的测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和上述结论基本相同,其容量比三洋2300略高,同时和松下以前的电池一样,在大电流放电的时候,容量要下降一些。
以上不仅进行了松下充电器对松下电池的充电测试,同时也进行了三洋和松下的充电器、电池的交叉测试,综合以上的实验和分析,松下BQ-390快速充电器 / 2400电池套装,无论是充电器还是电池都符合其技术参数,但同时也有一些弱点,特别是松下2400电池不容易激活的问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多加注意,这里将这些因素都说明出来供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参考。
相关链接:
关于本文的更多讨论请浏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