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S开创第一个家用视频时代
家用视频源从VHS录像带起步,逐渐发展到后来的LD、VCD、DVD,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这些视频源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带动显示设备的发展,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电视机发展历史。
VHS时代,球面电视机
录像带是第一种家用视频源
世界第一台VHS录像机HR3300
索尼BETAMAX也曾是录像机的竞争者
70年代索尼 V.S. JVC录像机大战以索尼的失败告终,虽然从后来看,索尼在专业领域占据了绝对上风,但是家用机毕竟还是JVC的标准。VHS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进入家用的视频源,而且VHS不但可以播放,还可以录制,这点甚至比后来的LD、VCD等还要强。
VHS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不过由于开发年代较早,VHS的清晰度并不高。VHS一般只能达到240-250线分辨率,这个分辨率甚至只是和一般的电视节目差不多而已。但是,在那个对生活要求不算高的年代,VHS的出现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S-VHS/LD让大画面彩电普及
球面彩电现在还有一部分在销售
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中国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黑白电视机,但是在发达地区球面彩电已经普及了。那些球面彩电,相信20岁以上的网友都见过。不过其中一个例外就是索尼,索尼一直采用柱面显像管,所以索尼并没有经历球面和后来的超平时代,只是柱面的弧度有大有小而已。球面显像管的分辨率一般都在300线-350线,完全可以满足VHS的要求,所以在VHS时代,电视机并没有什么突破进展。
S-VHS/LD时代,超平、大画面电视机
S-VHS到现在还在欧美流行
在VHS之后,JVC又开发出超级VHS制式(Super VHS),简称S-VHS。同时,以先锋为首的一群光盘开发者开发了第一种民用光盘格式--激光视盘(Laser Disc),简称LD。两者的清晰度都在400线左右。
S-VHS只是在VHS上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并使用了新型磁带,从而提高清晰度。而LD则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它是第一次将光盘带入民用视频之中。LD是所有光盘中最特殊的一种了,它居然同时采用模拟和数字两种方式纪录。LD的视频部分采用模拟方式记录波形,而它的音频部分采用和CD完全一样的PCM编码。
曾经叱咤风云的LD
在中国市场上LD可以说一支独秀,S-VHS一直难得一见,但是在发达地区,S-VHS甚至比LD还要长命。LD的特色是不易磨损,如果使用得当,几十年都不是问题。S-VHS虽然在使用长久性上逊于LD,但是S-VHS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可以录像。所以即使在DVD横行的今天,S-VHS在欧美还是很流行的。
超平彩电也仍然出现在市面上
老式球面彩电的分辨率已经不能满足S-VHS/LD的要求了,所以电视机制造商们开发出新一代超平彩电,在国内最出名的就是松下公司的“三超画王”系列。超平彩电采用了更平坦的屏幕,更精确的电子枪,所以清晰度也提升至400线左右。同时,索尼也推出“倍亮丽”特丽珑对抗其它厂商超平系列彩电。
DVD时代的平面设备
DVD时代,纯平电视机,显像管背投
虽然VCD也应该算是视频源中的一种,但是其解析力甚至不如70年代的VHS,而且只是在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流行。因此,我们不把VCD放在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只讨论带来时代变化的DVD。
如今的DVD机画质和功能都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1996年,松下公司DVD-A300出现,正式拉开DVD的序幕。但是很快大家就发现,超平彩电已经不能满足DVD500线分辨率的要求了。1997年,索尼开发出第一个平面显像管,终于将显像管做到了完全平面化!通过更细的栅条和大口径电子枪,索尼将平面显像管的分辨率做到了500线以上(这里要说明一点,其实在专业领域,索尼和其它厂家早就能将清晰度作的高很多,但是无关民用,所以不做讨论)。
36寸显像管也算是最大的显像管之一了
在索尼之后,松下、东芝、三星、LG纷纷发布自己的平面显像管,这些不同种类的显像管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画面比以前更为出色,清晰度基本都在500线上下。这样就可以满足DVD的要求,在家中也能享受到比较优秀的画面质量。
曾经风光无限的显像管背投
纯平彩电虽然有很不错的现实效果,但是限于各种原因,显像管最大尺寸只能达到36寸-38寸左右,不能满足人们对大画面的要求。因此,显像管背投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数字彩电是未来的方向
未来高清时代,数字电视、投影二分天下
等离子?液晶?谁才是老大
在DVD发展的后期,传统显像管电视机的缺点渐渐暴露出来。显像管如果做到高清晰度,那么整个电路和技术部分都会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显像管背投之中,因此必须要出现一些新技术来取代诞生100多年的显像管技术。
等离子和液晶电视早在DVD上市不久,就有成品面市。但是当时这几样产品的技术还不成熟,图像质量并不好,而且价格十分高,所以在市场上只是多用于展示,而真正买的人少之又少。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等离子还是液晶电视的技术都发展的相当成熟,画面质量已经逼近显像管电视机。同时,这两类彩电的价格只有前几年的几分之一,已经基本达到白领阶层的承受能力。
液晶和DLP在背投市场也展开了竞争
不过无论是等离子还是液晶,它们虽然可以把画面做大,但是价格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所以类似于显像管时代有显像管背投,各厂商也推出了数字化背投,主要包括液晶背投和DLP(光显)背投。这样,即满足了大画面问题,也降低了价格。
想看投影机的效果么?那就来吧
可以真正实现1080线高分辨力的投影机
实现1080线分辨率的背投
不过消费者的需要还是无止尽的,消费者需要更大的画面!前面所说的那些显示方式,无论如何都很难做的太大,就算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成本上也不允许它们进入家用市场。
于是原本是商用的液晶、DLP投影机也被民用化了。投影机的优势在与可以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实现了超过100寸的极大画面,并且有很高的清晰度和不错的画质。当然,投影机也有安装不方便,对屏幕有要求等缺点。
不过投影机的出现还是给家庭影院带来了一个终极解决方案,可能大家还不了解投影机的实际效果。不过不要紧这里有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参加投影机试看会,到论坛跟贴(点击)或者发E-MAIL给Conan:conan@staff.pchome.net都可以报名参加这次试看会。
就像人类历史不会单独的前进一样,显示设备和视频源在不断的相互要求下进步,也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不知道明天,人们又会对视频产品提出什么新要求,又会诞生什么样的新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