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亲亲,我认为友情当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互关怀)、(亲密程度)、(共享活动)
01 (相互关怀)相互关怀就是两个人之间所表达的对对方的朋友之关爱。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如何理解朋友之间呈现的这种爱?一般情况下这种爱,会包含两个部分:共情能力和为互惠性共情能力很好理解,你能真诚的因为朋友的成功而高兴,也会因为朋友的挫败而沮丧,你能对他的遭遇,无论好的坏的,可以感同身受。而互惠性是你对于自己的朋友所给出行为操作,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都有一个核心要旨,就是希望对方可以往更好的方面前进,就是你的行为可以为对方增值。所以,友情本质上的一个层面是利他性的,希望他更好。
02 (亲密性)亲密性三大主要素:自我披露:我会跟你讲我不会跟你别人讲的事情,而你会替我保密;这种自我披露会让我们在彼此面前变得十分脆弱,因此我们就会结成同盟,相互保护,建立信任感。不过,这种以秘密分享建立信任感的方式会更受女生青睐。男生之间更倾向于通过来建立彼此的信任链接。
原生相似:你们之间的原生自带的也是建立亲密感的坚实基础。你们之间很有很多相似的东西 。你们之间的这种这些东西,会让一些人有一见如故,高山流水遇知音,灵魂震颤之感。但是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惺惺相惜,会依凭于你们之间的强弱而有所差别。如果你们之间的很强,可能就会成为产生如伯牙子期,马恩毛邓一样的坚韧不摧的深刻友情的基石。但是,很多情况下,我初遇一人,对她表露出的喜欢和欣赏其实是带有偶然性的,换句话说,今天对你的说的话,做的事,我很惊讶,居然跟我想的一样,思想共鸣,但是明天,你就变得跟我很不一样了。所以,朋友之间原生带有的可遇不可求。而且从马恩哲学层面来说,万物都是变动的。初见时的感觉你就是另一个我,但是时间会让我变成不一样的我。所以,伟大稀罕的知己之情,以彼此之间与生具来的为基石,但并不为此所决定。
后天趋同:自然界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遇合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可能会完全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朋友于自己,就很像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无论是优点还是缺陷。比如,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朋友A、B做决定,有区别的决定,并非不谋而合,那么,这种差别就可以引导各自双方去反思自身是否有需要提高的方面。如果A觉得B比较好,A就会往B的方向去调整,反之亦然。或者A&B觉得自己各自都不够好,将两者结合才是更上一层的形式,那么,两人就会往结合之后的更好的方向前进。这种由差别引起的反思,会推动两个人往一个趋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消除他们的差别,另一方面加强他们先前自身具有的or
我们如果把这种趋同的情况推到极致,那就是当我与朋友交相切磋的过程中,我成为朋友现在状态的再造者,我的价值在他的身上得以实现,我就会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他就是我想要自我实现而不能的。这种情况在很多与天才、伟人相结合的友情、爱情里,是相当常见的模式。恩格斯以友谊之名成就马克思,燕妮以夫妻之实成为马克思一生的大秘,你与其说这是,不如说,恩格斯和燕妮是马克思。这样的友谊、爱情的遇合,就好似齿轮与齿轮的咬合,完全没有再替代的空间。
不过,这样的极致状态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我”的削弱。你把自己的理想附加在别人的身上,你不考虑自己了,你一味地为那个人付出。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容易失控的。所谓以爱之名的束缚便是这种情况的一种真实呈现。当然,也不必担心,这种极致状态只不过是诸多可能的结果之一罢了。
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塑造,我们作为当事人本身是可以的,我们可以选择接受这样的改造,也可以说不。记住知己只会相似,不会同一。
03 (共享活动)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笑,有这样的活动基础,才有发展友谊的可能。朋友之间的共享活动分为两种:
互惠性的活动:我今天帮你修篱笆,你明天帮我刷墙,朋友之间的互惠活动进行的相当频繁。有些人总是把友情抬得纯洁又高尚,满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张口向你寻求帮助立马坐立不安,似乎友情只要跟钱,跟帮忙沾边就一文不值。其实,真的不必如此。人与人的本质区别,就是社会关系的不同。这种社会关系外在的表现为你是谁的儿子,谁的母亲,谁的朋友,但是内在的体现在,你和这些人之间做的一切事情。朋友之间的互惠交往,本就是人生最不可或缺的环节,若撇去这一笔,人生着实乏味。
纯为友谊的活动:做这些事情纯粹就是为了友谊万岁。比如,时不时地约一场电影,吃一顿大餐,只为增进友谊,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
两种类型的对于深刻的友情来说,都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只有进行这样的活动,你们才能够交相琢磨,也才能打造你们的友谊铁盟,建立起你们友谊王国的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