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特勒的思想来看,不进攻苏联是不可能的。如果希特勒不去动苏联,专心对英国攻击,那么恐怕二战的结果仍然不会改变。美国虽然希望借助德国的手搞垮英国和法国。但是并不希望英国和法国彻底被德国消灭。英法两国一旦被灭,那么美国将再也无法插手欧洲的各项事务。
在希特勒的策划中,首先打退英国。然后逼迫英国和自己签订合约,最后出兵苏联。毕竟英国和德国之间隔着一道英吉利海峡。德国的海军功能性太强,潜艇部队非常强,而水面舰艇部队很弱。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面舰艇部队,同时反潜能力也很强。这就意味着德国不可能通过登陆的方式攻入英国本土。只能依靠潜艇和空军的不断绞杀,将英国彻底打垮。
其实从战争后期的局势来看,英国就是压垮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如果没有英国,那么美军根本无法直接横跨大西洋进行登陆作战。如果真的要对德国进行登陆作战,还是要先解放英国。不然敌后空降和强行登陆都无法展开。美军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援助苏联,然后指望苏联平推德军。
那么为什么德国会败给盟军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德军和苏军的建军思想不太一致。第二、我国将整个日本陆军迁至在东南亚地区,使其根本无法对苏联发动有效的进攻。第三、德军放过了英国,让美国能够以英国为战略基地,对德军进行战略轰炸,削弱了德军的战争潜力。
首先来说说建军思想的差异。德军最引以为傲的战术就是闪电战。闪击波兰,闪击法国。在苏德战争初期闪击战一样获得了拔群的效果。但实际苏联不是法国,也不是波兰。苏联国内的道路交通状况很差,主要依靠铁路进行机动。而且国土面积辽阔,拥有非常大的战略纵深。而且相比于出生在欧洲的德国人,俄罗斯人更能适应俄罗斯的天气。
在武器装备上,苏联崇尚以数量致胜。虽然德军的虎式、豹式坦克单车作战能力强大。但是产量很有限,面对成百上千的钢铁洪流,强如德军也无法应付。同时,苏联空军虽然前期劣势,但是在大浪淘沙式训练和美国援助下,还是逐渐和德国空军打了个五五开。在盟军登陆欧洲之后,疲于应付美英轰炸机的德军彻底丧失了制空权。
美国参战之后,一方面在太平洋战场和日军死磕。另一方面将大量轰炸机部署到英国。而且这些轰炸机的目标只有一个,轰炸德国的工业区。尽可能地让德军丧失战争能力。而且不断和德国爆发空战,消耗德国空军的力量。最终取得了德国上空的制空权。最终导致德国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