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人吧,真挺复杂的,说他是奸雄也行,说他是英雄也没毛病。史书上写他明略最优,啥意思?就是脑子好使,格局大,乱世里能打能谋还能写诗,一句横槊赋诗直接封神,妥妥的一代枭雄。
他自己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那是真走心,不装。他说:要是没有我曹某人,还不知道有几个要称帝、几个要称王。这话听着狂,但你还真没法反驳——东汉末年那摊子烂事,换别人早崩了,是他硬扛着把北方给稳住了。
不过三国演义为了捧刘备踩他,各种抹黑加滤镜,搞得曹操跟个白脸奸臣似的。可正经史书三国志可没这么干,陈寿对他评价贼高,说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还夸他会用人、懂权谋、有手段,一手法家那一套玩得溜,打仗用韩信白起的计策,治国也能因材施用,关键是不记仇,能忍能狠,最后把皇权大局拿捏住,靠的就是一个明字。
而且人家不光会打,还会搞经济。屯田制就是他搞出来的,兵不打仗就去种地,解决了多少粮荒问题,简直是战时自救天花板。
别人咋看他的也五花八门:
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句话封神。
孙权觉得他杀人有点多,拆人家骨肉也不太地道,但带兵牛啊,自古少有。
钟嵘夸他诗写得悲凉有力,古直得很。
裴松之却骂他是史上最残暴的家伙之一……
唐太宗说他打仗是一把好手,当皇帝差点火候。
玄宗倒好,天天拿自己比阿瞒,还挺自豪。
元稹直接开喷:曹瞒篡乱从此始!
刘知几更狠,说他比王莽还坏。
结果鲁迅一句话总结: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我服!
性格这块儿更是绝了。
遇事冷静得一批,龙亢兵变火烧到帐篷边,他提刀砍翻几十个叛军,稳住局面,这操作简直帅炸。官渡之战乌巢被围,敌援杀到背后,手下慌了想分兵,他反手就是一个怒吼:贼在背后,乃白!意思是都这时候了还废话啥?给我冲!全军拼命一搏赢下关键战,这才有了后来统一北方的底子。
再说心胸,一般人早就在逆境里崩了,他偏偏越挫越勇,笑对危机。一边写诗一边收拾江山,真·心态王者。
曹操这人不能简单贴标签。他不是圣人,有手段也有狠辣;但他也不是纯粹的坏蛋,有抱负也有实干。乱世出枭雄,他就活成了那个时代最亮(也最争议)的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