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的四大杀伤来源:
1. 冲击波 40%-60%
2. 热辐射 30%-50%
3. 初始核辐射 5%
4. 放射性沾染 5%-10%
热辐射这玩意儿简单说就是核爆时会释放超大量的电磁波,涵盖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主要害人方式就是烧伤和伤眼。晴天的时候,这热辐射的影响范围能比冲击波还广。能量强到能在冲击波后的废墟里再点起一把火。而且这范围随着核弹威力增加会显著变大。
热辐射是直线传播的,所以只要有个不透光的东西就能挡住。但要是空气里有雾,水珠会让辐射散开,那挡板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热辐射照到物体上,会有反射、传导和吸收,具体比例看物体特性和颜色。薄片状的能导走大部分能量,浅色的能反射不少,受损就小些。吸收了辐射后表面温度会迅速升高,像木头、纸、布这种都能被点燃或烤焦。如果材料导热性差,热量就只在表面。能不能着火还得看热辐射持续时间、材料厚度和含水量。近处的啥都蒸发,远处只有易燃脆弱的会受伤。大火不光是热辐射引发的,冲击波制造的乱流也可能起火。广岛那次就烧起了超级大火,持续20分钟。火焰加热空气上升,周围空气补充形成持续指向爆炸中心的强风。不过这现象不光核爆有,二战的大轰炸或者森林大火也能造成类似效果。
另外还有个电磁脉冲(EMP)。拿小男孩来说,γ射线通过康普顿散射产生高能电子,这些电子被地磁场捕获,在离地20-40公里高度共振,产生持续约1毫秒的连续电磁脉冲。接下来还会有个持续约1秒的现象,就是长条金属物(比如电缆)会像天线一样感应出高压。这些瞬间高压能把没防护的电子设备甚至电线本身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