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屏下指纹模组的成本是短焦屏下指纹的5倍,不考虑成本肯定是超薄更好。短焦一般是降低成本的妥协方案。
现在的旗舰机竟然都开始“偷工减料”了,比如小米13、OPPO Reno9Pro、荣耀Magic5Pro都搭载了短焦指纹。问题是上述这些手机都是旗舰机。
在两三年之前,这个价位不可能出现短焦指纹,基本都是超薄屏下指纹,比如小米10、vivo X70Pro+等等。
那短焦指纹和超薄屏下指纹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超薄屏下指纹模组比较薄,可以放在屏幕和电池之间,而短焦指纹模组比较厚,只能避开电池,放在靠下的位置,这样一来二去解锁体验差距就大了。
超薄屏下指纹在解锁时,大拇指可以自然地放在屏幕上。而短焦指纹位置相对比较靠下,解锁时手指很别扭,还容易重心不稳甚至可能会摔手机。
或许有人就会说了,短焦指纹也不是不能用,模组更厚识别速度反而比超薄指纹解锁还快一些呢。这话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根本经不起琢磨。
首先,超薄屏下指纹的识别速度已经够用了。而且如果真的嫌慢,大可以花更多的成本用超声波指纹,像vivo X90Pro+那样识别速度不仅快,而且识别面积还广。说白了,高价位手机用短焦指纹就是在节省成本,就相当于在“偷工减料”。
你以为如今手机上的“偷工减料”只有短焦指纹,那就太小看手机厂商了!除了指纹识别从超薄屏下指纹倒退成短焦指纹,还有手机的中框。
手机中框也从两三年前的金属中框反向升级成了如今的塑料边框,不仅手机整体质感越来越差,还会影响散热。
这时候有大聪明就要说了,塑料中框并不影响日常的使用,带上手机壳和金属中框也没啥区别。短焦指纹也一样,没觉得有什么体验不好的地方。
其实还是那句话,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啊!如果咱们总是妥协,手机厂商只会一步一步在更多方面节省成本。
不批判这些“偷工减料”的行为,甚至为手机厂商开脱,说一些也不是不能用之类的话,心甘情愿地被厂商PUA,最终受伤害的只会是咱们用户自己。
最后,在这里想对手机厂商说一句,对于解锁如此高频率使用的操作,这个成本就没必要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