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势能原理 设结构在P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在某一可能虚位移过程中,与Pi力相应的虚位移设为墹i,则由可能虚位移引起的荷载势能变化为能量原理,将使结构增加变形。设由此引起的变形势能的改变为δU,则结构的总势能改变δП可定义为内外两种势能变化之差,即
能量原理
但是,在这个虚位移中,荷载始终保持不变,因而П只是可能虚位移的函数。故此式可改写成
能量原理
泛函 П=U-W代表结构在虚位移中的总势能。当结构处于平衡状态时,已知U=W,从而有δП =0,它说明:在一切满足边界条件的虚位移中,同时满足平衡条件的虚位移对应于结构势能的一个驻值,这就是结构势能驻值原理。对于线弹性结构,势能的二阶变分恒为正,因而使总势能取最小值,所以这个原理又称最小势能原理。它意味着在所有满足边界条件的虚位移中,能使结构势能为最小的虚位移,满足平衡条件,因而就是真实的位移。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势能的驻值条件等价于平衡条件。
虚力原理 也称余能原理。设结构在荷载和支承位移影响下处于平衡状态。在位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让真实应力σ发生微小改变δσ,且使它们满足平衡条件和应力边界条件(称为可能虚应力),则虚力原理可表述为:对一切可能虚应力δσ而言,结构满足变形协调方程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意微小的可能虚应力,其变形余能的一阶变分δU*,等于位移边界上的相应边界反力所作荷载余功的一阶变分δW*,即能量原理。
最小余能原理 结构的余能变分可定义为
能量原理
式中Ri、Ci分别为支承反力和相应的支承位移。在可能应力的变化过程中,应变和位移均保持不变,因而此式可改写为
能量原理
泛函能量原理代表结构的总余能,由余能原理,有δП*=0 。它说明:在所有满足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的应力场中,同时满足相容应变场的应力场,对应于余能的一个驻值,这就是余能驻值原理。对于线弹性结构,因有能量原理,已知势能U的二阶变分恒为正,故П*将取最小值,因而最小余能原理可表述为:在一切满足平衡方程及边界条件的应力场中,真实的应力场应能使泛函П*成为最小。因而,余能的驻值条件等价于变形协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