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比非常传统的富士HS11机身设计,本机的内在却是彻底的“不富士”。如果说我对30x长焦镜头只是出现了短暂的惊讶和诧异的话,那么当我听说这款代表富士数码影像当前最高技术水准的相机并没有采用富士自家的SuperCCD元件,而是去问索尼(或者三星)买回来了背照式CMOS技术后,心中可谓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富士自己对于这块BSI CMOS处理器在官网上并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只说是引进的新感光元件拥有不少高速特性,能够很好的与30x的富士龙镜头搭配实现诸如高速连拍、多帧叠加等技术。另外,基于背照式设计,新感光元件理论上也能获得高感光度与低噪声的特性。说实话,我在最早使用背照式CMOS的索尼消费级别机身上并没有看出这种技术对于画面有多少实质性的改进。
尽管我现在对于索尼TX7C、HX1、TX5等几款新机都比较推崇,但我看中的还是那些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比如智能全景,比如自动曝光调整或者是机身上的三防特性而已。而这些机型所用的背照式CMOS在高ISO画质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明显的特质——至少我感觉他们与传统CMOS或者CCD产品出来的画面效果差不多,即使真的有一点提升估计也是很有限的改进。富士如今撇开了自己拿手的SuperCCD EXR,去引进什么BSI CMOS技术,到底意欲何为?
新感光元件系统为富士HS11带来了诸如每秒10帧的高速连拍、高达1/1000s速度的高速动画以及动态物体移除、多重运动捕捉等新特性。不过在我的实际使用中,除了高速连拍的确有效(可惜一次只能拍摄7张),其他几种新功能似乎并没有多少实际使用价值。比如千分之一秒的高速动画分辨率只能用极小的分辨率,最多只能用来拍摄一点特效画面,而动态物体移除或者多重运动捕捉这两个功能恕我手拙,在实际拍摄中几乎就没有真正成功使用过——不是画面中运动无疑移除的不够干净还留有残影,就是动态画面只保留了最后一帧,之前的动态影像压根就留不下来。
真正让我感到比较实用的是,是和索尼比较接近的全景扫描拍摄功能。用户无需像过去那样一张张手工拼接画面,只要拿起相机根据提示从左到右转动机身便能拍摄下一张超宽幅(5760*720像素)的全景画面。个人感觉富士的全景拍摄成功率要比索尼更高、只是垂直仅有720像素感觉略微的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