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明子
今年四月应该是我要完成DC生涯三级跳的纪念,此时看到了PCHOME正在举办大赛的消息。为此,我暗自高兴,因为她成了激发我总结DC生活三级跳的原动力。于是就有了以下拙作。
喜欢摄影不知是我的天性还是受曾当过新闻干事的父亲的影响。高中的时候我就有了自己的相机,是青岛出的那种TOMA的傻瓜机;98年考上大学后,父亲又送我一台OLYMPUS的U70,那是一台银白色的很小巧的变焦相机,我非常喜欢它,是它记录下了我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很多的欢歌笑语甚至不少的汗水和泪水。
但那时候的我很少拿胶片相机摄影的,道理很简单,一是作为学生心疼钱;而是相机太傻瓜了,不方便从事摄影。所以用那个胶片的傻瓜相机拍出的照片,很少是没有人的。
(1、这张照片拍的是烟台的塔山,这就是我用傻瓜胶片机拍摄的少数纯风景的照片之一。)
第一跳:傻瓜消费级——富士A303
2002年7月份我大学毕业了,终于可以自己挣工资了。刚踏上社会需要的是熟悉社会和工作,生活上感觉整天都是忙碌的。直到2002年11月,宿舍里拉上了宽带,我这才有空闲了解数码相机,并知道了这时DC的价位大约在3000元左右,是我能够承担的价位了。
当时我对于DC的了解很少,对网络媒体也不熟悉,于是就去了山东最大的商唱—银座商城看DC。那时候银座买的DC只有两个牌子,一个是索尼的P系列,另一个就是富士的A系列。我是看好了索尼的P7,喜欢它的样子,喜欢索尼产品的精致,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考察。而当时商场的富士A203和A303刚上市,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促销活动,导购小姐不短向我推荐A303,还告诉我富士的相机有中文菜单而索尼的没有。经过她锲而不舍的“忽悠”。我决定富士A303,并潇洒的奉献上了4000元。
(2、这是我当时的富士A303,用后来的富士S602拍摄)
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吃惊,富士A303怎么会4000元呢?就算是2002年11月也应该是3000多啊?!朋友您说对了。这次购买富士是我的一个痛。当时我刚走上工作岗位,自己从买过大件东西,父母建议我到大商场买保险,我就从命了。谁知这些大商场的价格比一般店要贵上20-30%,他们是为公款消费准备的,我这种工薪阶层怎么能去那里买东西呢?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买数码相机要去我们该去的地方,在济南就是山大路的科技市常在买之前应该好好上网看看、查查,做到心中有数,俗话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未来。”这句话是没错的。
心疼买贵了是假的,好好利用相机拍PP是真的。有了数码相机,不能再抱怨舍不得花钱买胶卷了,反正是数码的,拍的好就存到电脑里,不好的就删掉,于是我的PP数量急剧上升,但伴随着的是精品不多。偶尔也会有张满意的作品。随后济南下了一场小雪,望着北国风光,心中默念着《沁园春·雪》,DC的一大好处迅速展现了出来:随时随地拍摄身边的东西。
(3、这张雪景就是那时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