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行摄> 相机&摄像机> 技巧

网友自撰:我的DC生涯三极跳

PChome | 编辑:徐嘉
原创
2004-03-24 00:00:00

【PChome概述】今年四月应该是我要完成DC生涯三级跳的纪念,此时看到了PCHOME正在举办大赛的消息。为此,我暗自高兴,因为她成了激发我总结DC生活三级跳的原动力。于是就有了以下拙作。

我在黄山的离奇经历

十一过后去了一趟黄山、千岛湖、南京。拍满了128M的卡还嫌不够用。因此决定再上一张256M的CF卡,这下够用了吧!我在黄山上还有一段关于摄影的离奇经历,我当时是这样记载的(原创):

这时,环山的栈道突然转了一个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位老人和两架三角架支撑的相机。爱摄影的我,立刻停了下来,顺着两位老人相机镜头对的方向望了过去:对面雾蒙蒙的一片,或者说雾气是时有时无,随风传送。

停的时间长了一些,我们看到了“云消雾散”的奇景:雾慢慢的稀薄了,淡淡的,宛如无数条尼伦纱在眼前飘动。较高一点的山慢慢的露出来,石缝里仍有几缕贪玩的烟雾在嬉戏。雾渐渐飘移,飘过山腰,飘向想象中的云海。

对面山坡的一切还不是很清晰。

最终,雾气转淡了,我看到了这是由不少光滑的巨石组成的半山坡,巨石间张满了苍劲的松树,刚下过的一场雨使得巨石和松树都很清秀。
老人那边忽然嘈杂了起来,我知道他们在为此时的美景互相称道,同时抓紧时间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他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迅速将眼光由两位老人又移向了对面的山坡,此时的山坡一半彻底的清晰了,露出秀丽的山石和挺峻的松树,巨石中心的一棵松树的形态尤是怪异,它突兀一株,拔地而起,宛如鹤立鸡群。同时山坡的另一半却在浓雾的笼罩中,白茫茫的一片,这一片天鹅绒正在飘逝,有我说话的功夫,已经烟消云散了。

我想,老人抓拍的景色就是这“半边山景半边雾”的神仙画卷吧。拍完这张片子后,两位老人互相击掌庆贺,仿佛“抓”到了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他们的确捉到了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不仅是美丽,还有可爱、动人……(还有一半,待续)

(11、这张就是在这个地方发生的这个故事。)

我在黄山上还有一段关于摄影的离奇经历

在老人身边停的久了,老人反而对我们产生了兴趣,他们很真诚的邀请我来看他们的摄影。听口音,他们像是台湾人。

很明显,两位老人年纪很大,这从他们迟缓的行动上可以看出,但他们的思维反应相当的敏捷,尤其是对于眼中美景的反应;他们是经历几十载的人生伴侣,随和自然而又互相关爱的一举一动都让人艳羡;他们都酷爱摄影,这从他们的装备投入上就可以看出——一部是尼康单反相机,另一部是古老的哈苏单反相机。老哈苏单反相机并不多见,它代表的是一种古老而又精湛的技艺,是历久弥香的。他们还有为数众多的摄影配件,有沉重稳固的三角架、有大而多的镜头,还有平时只有在影楼才得以一见的测光仪……

众多的器材和一堆包包让我惊叹,“俗不可耐”的我首先想到的是两位老人怎么将这么一大堆器材背上了莲花峰(即使坐索道,也需要走好久)。但两位老人确确实实做到了。

支撑他们的是什么?

他们肯定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作为台湾人,他们二人不远万里来到黄山,他们没有轻轻松松的跟旅游团,而是选择了自己辛苦的安排行程,自己捕捉旅途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不是草率的旅游看光景,更不是冲着黄山的名气而附庸风雅,他们是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来的,他们要慢慢的、用心感受这大好河山的美丽、壮观。

他们肯定有对摄影的执着追求。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苦带着如此庞大的器材上山,这就是一种追求,一种生活的追求。他们的两个相机完全可以只带一个三角架,但他们还是带着两个,与其他众多而又齐备的器材一起显现出了主人对于摄影的认真,大有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店训之严谨。在拍摄刚才那张半云半山的片子时,他们或许等了几分钟,或许等了几个小时,最终得到了一张值得两位老人弹冠相庆的成果,这不正是一种难得的执着和毅力吗?我常常赞叹抓拍动物一瞬间的摄影技术,敬佩摄影家耐心、沉着的心态,却忽略了风景摄影中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山是不变的,但树木是变的,气候是变的,天气是变的,光线是变的,视角是变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拍什么,摄影都需要用心。

他们之间肯定有淳厚的爱情和生活的激情。一对老年夫妇,能到黄山,已经很难得了。像他们那样如此去接触大山,品读大山,这得需要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受他们影响,在黄山上,我的脚步越来越轻,我一路走过狮子林、走过西海、走到了莲花峰,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小路上,在那些绝美的风景点,我一步步的验证着自己的年轻,验证着自己对于大好河山的热爱,验证着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激情。能从莲花峰下来,我的心已从惭愧变成释然了。

两位老人,我敬佩你们!

我拿出了我的相机,与两位老人的相机端在了一条线上,镜头对着对面的小山坡。说实话,此时的我有点拾人牙慧的感觉,但老人微笑着欢迎了我的加入,大自然是无私的,黄山是无私的,老人也是无私的。这是我的灵魂在学习,这会带来我以后独立的创作。

等了有一段时间,我按下了快门。我立刻知道,我们三人是几乎同时按下快门的。

这张照片的主题是黄山的雾,照片下有我的题记:“黄山的雾,是黄山的妆点,黄山的意境,是人们的幻想和探索。正是这层层迷雾,使大自然显出真正的伟大、和谐、坦荡和洒脱,让你饱尝一种突然、强烈而有毫无保留的自然与人生间的融融感化和无与伦比的激奋。——2003年10月18日黄山莲花峰”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两位老人,我们下了莲花峰。

(12、这就是我拍的那张,忝列其中了。)

一键看全文
上一页

每日精选

618 3C数码好物推荐

2025-06-04

华为nova 14 Ultra评测

2025-06-02

PC鲜辣报:英伟达26Q1财报出炉

2025-06-02

小米平板7S Pro柔光版曝光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