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杰出音乐作品,出于对这首曲子的钟爱,几乎是遇不同版本就买下,前前后后也听了20多个不同的演奏版本了,一次逛碟市,看到这张《二泉映月》居然包含了6个版本,其中竟然竟然包含了阿炳的原始录音,毫不犹豫的买下,竟然只要14元,还是正版,联系起这张碟的豪华版本是纯金打造,不禁大呼拣了便宜。常在想,阿炳这位饱经风霜的音乐家在演奏这首曲子是,是否会象其他版本一样演奏得悲凄凄?是否闻者落泪?呵呵,竟然错了,完全错了,阿炳演奏的版本一点都不悲,淡得和水一样……其实这才是最深刻的悲……
二泉映月: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在这首乐曲中,阿炳借无锡惠山胜景“天下第二泉”,抒发了自已饱经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对坎坷命运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纯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优美婉转,质朴动人,平静深沉而不乏昂扬之志,缠绵哀怨而饱含愤慨之情,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格。
这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是一个感怀,叹息般的引子,接下来是第一主题,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心情。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冲击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激烈控诉,展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主题的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
女子十二乐坊《敦煌》
有一种民乐叫时尚
实际上,女子十二乐坊赖以成功的武器,不是高超的技艺、出众的容貌,而是民族乐器新的演奏方式:站着拉二胡,用吉他的演奏方法弹琵琶,用不同的弹奏方法弹古筝……京剧、民乐、昆曲等古老得让人难以接近的民族精粹,在十二乐坊的创新下焕发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亲和力。
不少人认为这将是民乐发展的新途径,代表着新民乐的崛起。然而制作人王晓京“十二乐坊既不是民乐,也不是流行音乐,人们听到了什么就是什么”的论调足以让所有对乐坊抱有美丽幻想的人彻底失望。
用民乐演奏爵士、拉丁,用流行乐的编曲改造传统民乐,少许的电子乐成分,大量炫技的独奏,坚决的流行乐本色,女子十二乐坊不过是这个经济迅速增长而感官极大满足的时代的代言人。
这张专辑体现了古丝绸之路的一种文化,是民乐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值得在你驾车旅行中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