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旅行已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车,一家三口在周末驾着车享受着旅游的快乐。车上有了多媒体终端怎么能没有音乐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张音乐专辑,让你在枯燥的驾驶途中添加一份快乐。
中文流行:
现在年轻人拥有车也是一件常见的事,那么流行音乐就是他们的最爱了。
朴树《我去2000年》
在朴树大红大紫的2004年,再回过头来看他99年的这张《我去2000年》,感觉确实很不一样。
实际上,主打的《NEW BOY》是专辑中最浅白的一首,在轻快的舞曲节奏中,朴树似乎是畅游于视窗98与奔腾电脑的新人类的代言人,但到了《我去2000年》,这个代言人却变得心事重重;“我和我那些秘密,又能唱给谁听”,火热的节奏包藏不住欲说还休的迷惘。这首歌音乐上平平,但其反讽的口吻已将我们从奢侈而空洞的青春舞台推向夜空下广阔的人生,从18岁的天堂推向24岁的炼狱。沉默、内省,才是朴树气质的核心。
当然,总是这个年龄的民谣歌者的主旋律。《那些花儿》、《召唤》尤其动人。而《白桦林》,假如我们把它放进《苏联怀旧歌曲》中,我们的父母也会跟着唱。一个活在20世纪末的中国年轻人写出一首如此动听的、应当属于半个世纪前的苏式情歌,这的确是个奇迹。在《白桦林》中,金属吉它手李延亮弹起古典吉它,“眼镜蛇”的肖楠拉起苏联歌曲招牌的手风琴,编曲的则是钢琴爵士歌手小柯,这是流行乐坛一次充满古典情怀的合作。
同样是感伤,朴树要比前些年的校园民谣歌者显得扎实、开阔一些。但假如没有《妈妈,我……》和《活着》这两首歌,这张专辑也许仅仅是一张动听而缺乏新意的民谣专辑。这两首歌曲是这张专辑音乐上真正的价值所在,朴树也由此多少超越了民谣,超越了感伤主义。
张亚东对舞曲节奏的精彩调配给朴树提供了演唱技巧率性发挥的自由空间。《妈妈,我…》用诡幻电子氛围渲染了无助、迷茫乃至绝望的情绪,而《活着》中朴树两个人声的交替更有加倍的冲击力,声声催迫的电吉它尤其痛快淋漓,扣人心弦。在这里,纯真少年的泪光转化成愤怒青年的呕吐物,唯美的怀旧转化为直面人生的拷问。在《妈妈,我……》中,这个刚刚还沐浴着潇洒阳光的“NEW BOY”竟发狂地将“满头白发”当作真理和秘密一般喊了出来,9W台灯的灯丝仿佛在白炽中一下子断了。
对制作人张亚东来说,朴树这张专辑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尽管有一些修饰的成份,但既然朴然的歌并非民谣一类,当然有理由将它做得丰富乃至肆意一些。
作为一个民谣歌者,朴树具备了完好的品质:质朴、诚挚,而他的潜力,则更多地在于那种洞察人生的悲观气质,那种生存的恶心感,也正因为这种恶心感,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更深刻的理由。
陈琳《爱就爱了》
国内的流行乐已经很久没有关心了,虽然制作越发精良,众歌手也越发有明星相,却总掩盖不住油头粉面后的俗气。一年前听到陈琳的“十二种颜色”,是在电视台的那些流行乐坛之类的节目中看到了MTV,突然就喜欢上了那些蒙着脸,机械摇摆着身体,弹奏配乐的人。画面的颜色非常饱和,甚至有些刺眼,至于是十二种颜色或更多更少那就说不清了,追究下去,还是喜欢那样的气氛,喜欢陈琳飘摇着的声音。
终有一天从朋友处借得这张《爱就爱了》,“十二种颜色”依旧是其中出色的一首,与杨坤合作的“两个人的世界”也是相当不错的作品,当时的杨坤可还是新人啊!其他的歌曲偶有新意,却最终乏善可陈。
这次的新专辑和去年大卖的《飘雪》有了巨大反差,第一波主打歌《竹林风》曲风轻盈明快,韩雪声音的透明感非常完美的融入这首歌中,唱片公司为了突破韩雪一直带给大家的清冷气质特意为她度编排了舞蹈,而平日安静、娴淑的韩雪其实非常有舞蹈细胞,几遍下来已经有模有样,韩笑称都是拜小时候少年宫时练的童子功所赐,还好没有荒废,又捡回来了。
除了曲风,造型上也是一大突破。褪去了飘雪的冬装,海洋蓝的雪纺纱混合丝绸营造出的精灵公主的感觉也是这张专辑的卖点之一,韩雪要借着这张专辑告诉大家,除了冷冷的白色,其实粉蓝色的小女人LOOK也非常的适合她。
不矫饰、自然面对爱情的顺逆、生活的变化。以韩雪真实的心情来发展音乐,邀请顶尖创作者为她量身定作歌曲。韩雪说这张专辑中的歌曲是最最贴近她自己的,所以她对每一个环节都抱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这么快的过程,明显地反映在韩雪的演上,在制作人缪森的启发下,她时而深情、时而慵懒、时而俏皮,展现了一个小女人细腻多面的风貌。
如果冬天的韩雪可以抚慰失恋的心,那么春天的韩雪可以让相爱的人更享受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