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人物简介: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厦门大学,当代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得主,“最美奋斗者”。
提起陈景润,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成就,1966年他发表的《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
陈景润作为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首次在世界提出,以证实"1+2"猜想而闻名,但是这并不是他在数学领域的唯一成就,陈景润为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对塔里问题、华林问题、球内格点、圆内格点等都做出了重大改进,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成功将之前的最小素数从80继续推进到16,为之后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在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所用的筛选法也是陈景润在研究中摸索出来的最为有效办法,这也为之后人们的研究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