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松下2400的电池,外包装设计很漂亮,和以前的松下镍氢电池相比,min. 2300mAh的字印刷的很大,同时电池是高度也提高了1mm,可见松下的技术也发挥到极限了。生产的日期是2004年2月,电池的产地是中国,松下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将镍氢电池的生产全部转移到中国无锡了,为此,松下还将在日本的工厂裁员数千人。
各款松下电池的高度:
- 松下2400----------------------50.3mm
- 松下2100----------------------50.2mm
- 最大5号电池规格---------------50.5mm
实验报告:
为了验证BQ-390充电松下2400电池的情况,特别进行以下试验:
充电之前,先测量了一下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将数字万用表的20A档串联在充电回路中,万用表的数字显示在0.25-1.5A之间波动,表明充电电流正常。然后将4节电池放电,使用自制的放电设备放电,放电电流可以调节,开始的时候用大电流放电,当电池电压到1.10V,改用小电流(50mA)放电,因此可以将电池完全放电(静态测量电池电压为0.99x V)。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将电池尽快激活。
第一次充电开始,4节同时充电,共充电340分钟绿色指示灯常亮(表示充电结束),远远超过规定的充电时间(270分钟),同时也超过了以前认为的最长充电时间(290分钟),感觉很奇怪,后来看了一下充电器的说明书,发现原来BQ-390是可以充电镍镉电池的,在充电镍镉电池的时候充电电流是变动的,充电时间不固定,可能是这个缘故。摸了一下电池,有一节电池很热,其它电池不热,说明除一节电池外,其它3节电池在这之前已经停止充电了。由于BQ-390只有一个指示灯,即使4节电池中有一节电池没有停充,充电指示灯也是闪烁的,所以不能看到具体每节电池的充电情况,这给测试带来一定困难。测量了一下电池的电压,分别是: 1.430V / 1.381V / 1.382V / 1.402V 很明显,只有1节充满(发热的那节,过充),其它三节虽然停充,但没有充满(提前结束充电了),电池没有完全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