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行摄> 相机&摄像机> 评测

颠覆——本站索尼DSC-R1数码相机评测报告

PChome | 编辑:徐嘉
原创
2005-11-03 00:00:00

【PChome概述】在标题上加上“颠覆”两字,对于SONY DSC-R1来说绝非言过其实。我们以往曾给过多款产品诸如“革命性的”、“超前”、“巨大进步”甚至“飞跃性”之类评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R1面前都显得是那样的小儿科。当SONY在昨天(11月2日,落后于海外发布整整2个月)正式向中国市场发

与其他几款数码单反外观对比

我们还是首先来看一下SONY R1的外观尺寸。早在今年9月海外公布的时候,我们实际已经了解到了本机的具体参数。从重量方面来看,尽管本机采用的塑料外壳,但由于机身体积庞大,因此在机重方面还是相当可观。实际上,995克的机身重量加上其他大小配件,R1主机重量与不少入门级别的DSLR产品加套头的总重相当,对于消费级别DC来说这无疑是一款巨无霸似的产品,而对于DSLR来说,本机可算适中。

这里有两张R1分别与NIKON公司的经典机型D70+18-70套头、柯美公司A5D+50 F1.4标头的对比照片。如果不看镜头,这三款产品在形体上的差异不大,D70显然会更为雄浑厚实一些。从机身高度方面来看,这三款相机也比较接近,尽管两款DSLR的五棱镜结构取景器有效的提高了机身高度,但由于SONY R1突破性的把2寸的LCD屏幕放置在机身上方而造成R1机顶隆起,因此它与其他两款产品在高度方面没有多少差异。

我们这里还有R1与大家更为熟悉的F828尺寸对比:139x168x97mm 对比134x156x91mm,995g对比906g,毫无疑问,本机要比上代“兽王”更大更沉。

很显然,当把R1拿在手中时候,仅靠看外观形体,我们一般很难再把R1与过往那些小巧的消费级别DC联系起来。即使是回顾那几款所谓的“消费级别旗舰”,在庞大的R1面前,这些产品也只能算做“袖珍”而已。事实上,甚至有些DSLR产品(比如CANON的350D和宾得的*ISTD)在R1面前也会显得相当纤巧。如果说相机也会分男用或者女用的话,那么很显然,SONY DSC-R1是一款非常适合男性用户使用的大型DC。

R1大型的机身也同样拥有相当良好的把持手感。尽管有不少人对本机古怪的造型(主要是LCD的位置太古怪)有很大意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一名体验过R1真机的用户都会对其手感赞不绝口。相比其他DSLR产品,本机把手柄与镜头之间的机身连接部做的比较薄,因此右手手指可以很轻易抓扣住整个R1机身。这样的造型设计让我们不禁想起了CANON早年的PRO90IS以及FUJIFILM的S6900,尽管看起来有些古怪,但这样的尺寸与深度对于拥有中等尺寸手掌的亚洲用户更为适宜。

R1整机的配重也相当均衡,重心相对靠后,用户只用单手也能很好的掌握相机,并没有出现当年F828镜头部过于沉重导致用户右手单手操作时机身不够稳定的现象。当用户将左手托住R1镜头时,整机能保持非常好的重心平衡,同时用户也不会感觉相机1公斤的重量会带来手部带来多少压力。

一键看全文
上一页

每日精选

OPPO Find X8系列新品发布会

2025-04-10

OPPO Pad 4 Pro全面评测

2025-04-09

OPPO Enco Free4星瀚银图赏

2025-04-08

OPPO Watch X2 Mini图赏

2025-04-07